[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2383.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张蕴川;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27/34;G02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自由空间 量子 通信 光轴 校准 系统 | ||
1.一种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窗口、校准前组、靶标、环形光源、二向色分光镜、信标光成像组、通信光成像组;
所述保护窗口、所述校准前组、所述靶标、所述环形光源、所述二向色分光镜依次排列;经由所述保护窗口入射的通信光依次经过所述校准前组、所述靶标、所述环形光源、所述二向色分光镜、所述通信光成像组,并在所述通信光成像组成像;经由所述保护窗口入射的信标光依次经过所述校准前组、所述靶标、所述环形光源、所述二向色分光镜、所述信标光成像组,并在所述信标光成像组成像;由所述环形光源发出的宽光谱光依次经过所述靶标、所述校准前组、所述保护窗口;
所述校准前组包括卡塞格林反射式物镜组与宽光谱成像组,所述卡塞格林反射式物镜组包括抛物面主反射镜与双曲面次反射镜,所述抛物面主反射镜包括第一二次曲面,所述双曲面次反射镜包括第二二次曲面,所述宽光谱成像组包括第一宽光谱成像透镜、第二宽光谱成像透镜、第三宽光谱成像透镜,所述第一宽光谱成像透镜为负弯月正透镜,所述第二宽光谱成像透镜为负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三宽光谱成像透镜为负弯月负透镜,所述双曲面次反射镜、所述第一宽光谱成像透镜、所述抛物面主反射镜、所述第二宽光谱成像透镜、所述第三宽光谱成像透镜依次排列且中心共轴;
所述信标光成像组包括第一信标光调焦透镜、第二信标光调焦透镜、第三信标光调焦透镜、第四信标光调焦透镜、第一折转反射镜、第一信标光成像透镜、第二信标光成像透镜、第三信标光成像透镜、信标光成像焦面;所述第一信标光调焦透镜为双凸镧火石正透镜,所述第二信标光调焦透镜为双凸氟冕正透镜,所述第三信标光调焦透镜为双凹重火石负透镜,所述第四信标光调焦透镜为平凸钡冕正透镜,所述第一信标光成像透镜为双凸镧冕正透镜,所述第二信标光成像透镜为正弯月镧火石负透镜,所述第三信标光成像透镜为负弯月重火石负透镜;
所述通信光成像组包括第一通信光调焦透镜、第二通信光调焦透镜、第三通信光调焦透镜、第一通信光成像透镜、第二折转反射镜、第二通信光成像透镜、第三折转反射镜、通信光成像焦面;所述第一通信光调焦透镜为负弯月非球面正透镜,所述第二通信光调焦透镜为双凸重火石正透镜,所述第三通信光调焦透镜为正弯月冕牌正透镜,所述第一通信光成像透镜为正弯月镧火石正透镜,所述第二通信光成像透镜为负弯月镧火石正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窗口为平板玻璃,所述保护窗口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范围为3~10度,所述保护窗口的外径为65mm、中心横向厚度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窗口与所述校准前组之间的中心距为10mm、所述校准前组与所述靶标之间的中心距为5.92mm、所述靶标与所述环形光源之间的中心距为2.32mm、所述环形光源与所述二向色分光镜之间的中心距为9.68mm、所述二向色分光镜与所述信标光成像组之间的中心距为14mm、所述二向色分光镜与所述通信光成像组之间的中心距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分光镜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镀有光谱分光膜,第二面镀有增透膜;所述二向色分光镜的外径为26mm、中心横向厚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为环形靶标,所述环形靶标的内径为0.8mm、外径为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源内径为16mm、外径为22mm、中心横向厚度为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光轴校准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主反射镜设置有主镜遮光罩,所述双曲面次反射镜设置有次镜遮光罩,所述第一宽光谱成像透镜设置于所述主镜遮光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