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728.0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征;张瑞宜;曾程;崔瑞康;杨健;潘嘉伟;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清水 混凝土 椭圆 洞口 预埋模盒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提供多曲清水墙体的正剖面图以及设计切出洞口的原投影椭圆截面,并置于同一二维面上;
步骤2,将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的中心对准所述正剖面图中设计洞口的中心,并将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的长轴线对齐所述正剖面图的设计高程方向设置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于所述正剖面图一侧;
步骤3,将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沿长轴线按固定间隔微分得到多个控制参考线,每个所述控制参考线与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的轮廓线相交得到一组第一控制点;
步骤4,将每个所述控制参考线进行延长与所述正剖面图的外墙面线相交得到第二控制点,与所述正剖面图的内墙面线相交得到第三控制点,同一所述控制参考线对应的第二控制点和第三控制点间的距离为所述洞口宽度;
步骤5,于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下方选取与所述设计高程垂直的水平基准面,将所述长轴线向所述水平基准面延伸至相交得到第四控制点;
步骤6,于所述第二控制点向垂直所述水平基准面方向延伸第一辅助线至与所述水平基准面相交得到第五控制点;
步骤7,以所述第四控制点为圆心,取所述第四控制点至所述第五控制点的距离作为半径,绘制位于所述水平基准面下方的圆弧,所述圆弧所对的弦在水平方向横跨所述第一控制点所在的水平分布区间;步骤8,于同组的所述第一控制点向垂直所述水平基准面方向延伸第二辅助线至与所述圆弧相交得到一组第六控制点,每组所述第六控制点之间的圆弧长度为各所述控制参考线处对应的外墙面处的洞口环向弧长;
步骤9,参考步骤5-8,将各控制参考线与正剖面图的内墙面线相交得到的第三控制点经过投影和计算得到各所述控制参考线处对应的内墙面处的洞口环向弧长;
步骤10,根据各所述控制参考线处对应的外墙面和内墙面处的洞口环向弧长以及所述洞口宽度绘制洞口平面放样图;
步骤11,提供模板,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切割所述模板并拼接成型预埋模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的长轴尺寸与所述洞口的设计剖切高度一致,所述原投影椭圆截面的短轴尺寸与所述洞口的设计敞口中心处面宽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得到一组第六控制点后,还包括,将所述第四控制点与同组的所述第六控制点连接得到一组第三辅助线,测量同组的所述第三辅助线的夹角并换算成弧度,将弧度与所述圆弧的半径相乘得到每组所述第六控制点之间的圆弧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切割所述模板并拼接成型预埋模盒中,包括,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的洞口内敞口面和外敞口面处的曲面展开尺寸切割模板成型匹配所述洞口内敞口面的内面板以及匹配所述洞口外敞口面的外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切割所述模板并拼接成型预埋模盒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中各所述控制参考线处对应的内墙面处和外墙面处的洞口环向弧长以及洞口宽度切割模板,成型对应各所述控制参考线处洞口尺寸的多个肋片,并对应所述控制参考线的位置将所述多个肋片拼接成支架,并设于所述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成型盒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切割所述模板并拼接成型预埋模盒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洞口平面放样图中洞口内壁面的曲面展开尺寸切割模板成型匹配所述洞口内壁面的塑形板,将所述塑形版弯折包裹固定于所述盒体外周,成型所述预埋模盒。
7.一种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其特征在于,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清水混凝土椭圆洞口预埋模盒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7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智能配电终端及其自愈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油生产用榨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