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炉渣综合利用的水泥制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399.1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丰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28 | 分类号: | C04B7/28;C04B7/5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周冰香 |
地址: | 511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炉渣 综合利用 水泥 制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炉渣综合利用的水泥制成工艺,设置三组样品,一组空白样品,两组实验对比样品;不掺加炉渣空白组比例:熟料95%、石膏5%,细度:3.4、三天的抗折性:5.2、二十八天的抗折性:8.6、三天的抗压性:34.6、二十八天的抗压性:56.3;第一组掺加炉渣的实验组比例:熟料75%、石膏5%、炉渣20%,细度:3.5、三天的抗折性:4.5、二十八天的抗折性:7.5、三天的抗压性:30.0、二十八天的抗压性:50.1;第二组掺加炉渣的实验组比例:熟料65%、石膏5%、炉渣30%,细度:3.5、三天的抗折性:4.0、二十八天的抗折性:6.4、三天的抗压性:26.5、二十八天的抗压性:46.5。本发明具有水泥粉磨工段添加炉渣,降低水泥熟料的用量,不影响水泥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炉渣综合利用的水泥制成工艺。
背景技术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特种水泥:具有特殊性能或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中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
现有的水泥粉磨工段完全用水泥熟料加入石膏粉磨制成水泥,水泥熟料用量大,导致水泥的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丰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丰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