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2519.6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徐高峰;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41/0823;H04L4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终端 数据 发送 方法 系统 移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物联网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奖惩值Rt;物联网终端根据自身当前的状态值以及奖惩值Rt计算下一次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进而物联网终端根据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数据。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服务器可以根据收到的数据确定向物联网终端返回的奖惩值Rt,这样根据不同的奖惩值确定不同的时间间隔,依据该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这样可实现根据终端当前的状态来确定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例如数据正常时则延长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以降低带宽的占用并且节约数据流量,当数据出现异常时则缩短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以便更好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和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大量的终端监控设备被广泛部署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领域,这些监控设备自身具有低成本、小功耗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些设备将数据向后台传输时具有数据规模小、不连续等特点,进而使无线通讯网络中NB-IoT得以广泛应用。NB-IoT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广覆盖,基于现网中其它制式无线通讯,覆盖增益提高了20db,覆盖面积理论上增加100倍;大连接:NB-IoT基站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同时,具有低时延、单位模块低成本、终端使用年限可长达10年。这些特性也决定了单个NB-IoT数据传输的速率、带宽比较小。从技术层面上看,同时过多的数据接入会导致空口阻塞,影响终端有效接入率,单个终端流量过大会导致在基站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接入终端的数量受限。因此运营商在资费设计时会同时考虑“连接次数”与“按月流量”。在资费范围内,以固定套餐进行收费,超出这两个阈值都会相应的提高资费。
当前使用NB-IoT终端模块传输如智能井盖、智能灯杆、故障监控设备,这些设备的主要传输方式以根据资费传输带宽、传输次数确定终端模块的传输方式,通常采用等时间间隔进行传输;或者在终端进行数据判决,有异常状态时进行异常上报传输。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物联网终端的数据传输在NB-IoT传输带宽以及传输资费下的需求,但是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弊端。如常规的正常数据按照规定间隔时间不断发送则会占用传输资源,而故障发生时数据按照规定间隔时间传输则会影响故障的判断。因此现有的采用固定时间间隔的方式传输数据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物联网数据以一个固定时间间隔传输时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物联网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奖惩值Rt;
物联网终端根据自身当前的状态值以及所述奖惩值Rt计算下一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
物联网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终端根据自身当前的状态值St以及所述奖惩值Rt计算下一时刻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
物联网终端通过下述公式(1),根据所述奖惩值Rt以及自己当前的状态值St计算下一时刻的自身状态值St+1;
通过下述公式(2)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自身状态值St+1计算下一时刻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At;
At=St+1*C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场站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框扇全隐型铝合金外开窗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