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212.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博;唐佳艳;王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博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K9/16;A61P15/1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乌药90~110份、鸡血藤90~110份、人参70~90份、桂枝70~90份、白芍50~70份、香附50~70份、当归50~70份、大黄50~70份、地龙50~70份、茯苓50~70份、浙贝母50~70份、三七50~70份、皂角刺40~60份、天花粉40~60份。该中药临床可用于乳房有肿块并疼痛,月经量少,可见怕冷,并伴有胸胁胀痛、神疲乏力等症状,尤其适合冲任失调、肝郁气滞兼有阳虚症状的乳癖患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乳癖(西医简称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增生性乳腺疾病,多发在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疾病的前列。其该疾病的本质是乳腺组织中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的责任越发繁重,其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在某些地区其发病率已达到70%~80%。且在大部分城市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农村,该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特点,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最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诱发乳腺增生疾病或与女性体内分泌激素高度相关,当雌激素或孕激素失调,使得黄体激素减少,雌激素就会增加,乳腺组织就会受到雌激素的刺激,而在乳腺组织导管和小叶内形成增生,导致该疾病发生。
而中医认为:乳腺增生主要是因情绪不畅或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等导致痰浊内生,结于乳中;或冲任不调,久蕴成痰。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多与妇科女子肝气郁结、冲任失调高度有关。中医认为肝脉布于胸胁,乳头色青属肝,若肝不舒畅,胸胁脉络不通,则乳部气机不畅,故致乳房胀痛。妇女乳房是气血、乳汁灌流注器官,易产生气滞血瘀痰凝。该病又或因脾运失健,痰湿内生,痰气互结,经络阻塞则为乳癖;劳力过度,肝肾不足,或脾肾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房结块疼痛。
目前治疗乳癖疾病主要方法有西医疗法,包括临床手术和药物疗法,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乳房肿块进行定点切除术等,而西药治疗传统的激素类制剂主要是用雄性激素来对抗雌激素,但服用雄性激素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肝脏损害、头晕、恶心等副作用。对于内分泌紊乱造成乳腺增生病是卵巢内分泌激素失衡,还受下丘脑、垂体等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患者使用溴隐亭药物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见闭经、月经淋漓、体重增加等。由此可见,对上述疾病的西药对患者毒副作用比较大,但传统的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有独特的优势,其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优势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博,未经张文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