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8K视频画面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及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175.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民;吴成志;李子清;殷作铭;陈锡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61 | 分类号: | H04N23/61;H04N23/695;H04N5/26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频 画面 全局 局部 双向 可视化 目标 跟踪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8K视频画面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及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采集并输出全局画面的图像采集模块;至少一个用于全局画面内容选择的选画框,所述选画框输出相应的局部画面;所述全局画面和局部画面输出至同一个显示器,或输出至不同的显示器进行显示,本发明基于8K视频画面能够得到监测区域的全局画面,并基于选画框可以获得监测区域内的局部画面,从而实现了监测目标在全局到局部或局部到全局的动态可视化跟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测分析,具体涉及一种基于8K视频画面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及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监测,英文Cameras and Surveillance。包括前端摄像机、传输线缆、视频监测平台。摄像机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可作为前端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完整的视频监测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网络线缆或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视频矩阵实现在多路摄像机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调出及储存等操作。
就目前而言,在整个视频监测系统中,还采用的是摄像机进行定点铺设,也就是在需要监测的地方安装一个摄像机即可,对于同一个大片区域而言,如果要实现监测,就只能通过多安装监测摄像机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的缺陷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多机位安装的方式,增加了监测设备的成本增加;
(2)由于每个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仅包括一个局部画面,当监测目标在该片区进行移动时,只能从各个镜头中观察其动态,而无法从整体上或者说全局的视角进行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8K视频画面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及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8K视频画面能够得到监测区域的全局画面,并基于选画框可以获得监测区域内的局部画面,从而实现了监测目标在全局到局部或局部到全局的动态可视化跟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8K视频画面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及目标跟踪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并输出全局画面的图像采集模块;
至少一个用于全局画面内容选择的选画框,所述选画框输出相应的局部画面;
所述全局画面和局部画面输出至同一个显示器,或输出至不同的显示器进行显示;
通过全局画面和局部画面的互相切换显示,以实现全局到局部的双向可视化。
区别于传统技术,在本方案中仅利用图像采集模块获取监测区域的全局画面,从而区别传统监测下使用多个摄像机获取不同监测区域的画面。再利用选画框在全局画面中进行选择画面的输出,也就是利用选画框模拟传统模式中的单个摄像机,相当于有几个选画框就有几个摄像机,从而输出不同监测点的画面,这样即获得了一个全局画面又获得了多个局部监测画面,当监测目标出现在监测区域内,可以实现该目标全局到局部的动态可视化,也能实现局部到全局的动态可视化,从而增强了监测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全局画面为8K视频画面,所述选画框的尺寸可通过AI算法调节,使得选画框的尺寸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当选画框由小变到全局画面大小时,即实现了局部到全局的可视化;
当选画框由全局画面大小变小时,即实现了全局到局部的可视化。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8K摄像机,当监测区域足够大时,可以采用多个8K摄像机进行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