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8101.7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阮景;林文璇;曾茵娟;麦嘉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5 | 代理人: | 洪波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连式 肠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属于肠液回收装置领域,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回输管以及位于所述回输管中部的磁悬浮泵,所述回输管的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磁悬浮泵的转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本公开的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能够将肠液直接泵回,结构简单,且在人体处于运动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携带方便且易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肠液回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小肠造瘘术常见特征是将患儿肠管拉出腹壁,常规形成两个造瘘口。由于近端肠管消化吸收有限,容易造成大量的肠液丢失,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系统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由于患儿近端造瘘口粪便排出物含有部分消化的营养物质,可被肠道再吸收利用。因此,将患儿自身经近端造瘘口排出的粪便经远端造瘘口回输到远端肠管,可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肠液回输装置将营养液及消化液等肠液回输直至健康的肠道内,现有临床实践中,常常采用将肠近端回收的造瘘液利用长管道将回输至一个体积庞大的造瘘回收器中进行缓冲后再输出,然后在通过另一根长管道又将造瘘液回输至肠远端,从而回输至患者体内,这种设备实际使用中颇有不便,例如:造瘘回收器不方便患者携带,影响患者的活动范围,长管道输送难以保温等。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0180039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肠液回输器,包括造口袋、连接管、固定套、第一弹簧、第一滑板、第一液体传感器、第二液体传感器、第二弹簧、第二滑板、充气泵、限位块,该多功能肠液回输器,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患者伤口处近端破裂肠管漏出的肠液经过密闭的系统的回输至患者肠管的远端。上述专利提供的多功能肠液回输器采用充气泵进行肠液回输的驱动,其充气泵仅用于阀门的通断,无法为肠液回输本身提供动力,而且其结构过于复杂,而人体是相对于来工作环境极其不稳定的,易出现工作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能够将肠液直接泵回,结构简单,且在人体处于运动的状态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携带方便且易于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连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回输管,还包括位于所述回输管中部的磁悬浮泵,所述回输管的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磁悬浮泵的永磁转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磁悬浮泵的定子铁芯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上。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回输管包括肠近端管及肠远端管,所述肠近端管的一端设置有近端梅花头,另一端与所述磁悬浮泵的入液口相连,所述肠远端管的一端与所述磁悬浮泵的出液口相连,其另一端设置有远端梅花头。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造口防漏罩,所述造口防漏罩套设在所述近端梅花头和/或所述远端梅花头上,所述造口防漏罩包括环形硅胶盘、袋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近端梅花头的头部和/或所述远端梅花头的头部伸入至相应的所述袋本体内,靠近所述近端梅花头的所述肠近端管的一端和/或靠近所述远端梅花头的所述肠远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袋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环状卡套及圆形卡板,所述袋本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口,所述环状卡套固定在所述安装口的边缘处,所述圆形卡板上设置有环状卡槽,所述环状卡套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卡槽与所述环状凸起卡接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靠近所述近端梅花头的所述肠近端管的一端和/或靠近所述远端梅花头的所述肠远端管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所述圆形卡板的中部且与相应的所述圆形卡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未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