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广藿香气雾培根生产广藿香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7256.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莫小路;高艺;陈瑜珍;袁亮;欧阳蒲月;张彩云;沈小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0 | 代理人: | 李健富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广藿香 培根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广藿香气雾培根生产广藿香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广藿香的选取及无菌培养;2)广藿香无菌外植体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3)广藿香组培苗气雾栽培;4)广藿香气雾培根积累及提取广藿香酮。本发明将组织培养、气雾栽培组合一起培育中药广藿香,并通过诱导剂促进根内广藿香酮的积累,提供了一种新的广藿香培育方式及广藿香酮生产模式;气雾栽培的广藿香克服传统大田种植的病虫害影响、连作障碍等问题,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并且采用诱导剂对采收的广藿香根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大大提升广藿香根中广藿香酮的含量,是生产天然真菌抑制剂广藿香酮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广藿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广藿香气雾培根生产广藿香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enth)是广东道地药材之一,具有芳香化浊、发表解暑和开胃止呕等功能,是藿香正气水(丸、液)和抗病毒口服液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广藿香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为挥发油中的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其中,广藿香酮为抗真菌活性成分,对多种皮肤真菌、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抑制活性。目前国内外种植的广藿香品种中,只有石牌广藿香含有较高的广藿香酮(约0.2-0.3%),而其它品种广藿香中的广藿香酮含量仅为0.1%左右。广藿香药用部分为地上茎和叶,而叶中几乎不含广藿香酮,广藿香酮主要在茎和根中含有,尤其是根中的含量极高。广藿香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生产上以扦插方式繁殖,植物的根系都由须根组成,产量极为有限,一株干重2千克的广藿香,其根重不到80g,可提取广藿香酮少。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广藿香培育技术,扩充药源,以获得更多的广藿香酮,提高广藿香酮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利用广藿香气雾培根生产广藿香酮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利用广藿香气雾培根生产广藿香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广藿香的选取及无菌培养
选取无病虫害、健壮的石牌广藿香新枝的茎段或叶片作为外植体;经灭菌处理后接种至MS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得到广藿香无菌外植体;
2)、广藿香无菌外植体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
将广藿香无菌外植体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30天,得到广藿香丛生芽;将广藿香丛生芽转移到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广藿香无菌芽苗;
将广藿香无菌芽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得到广藿香组培苗;
3)、广藿香组培苗气雾栽培
将广藿香组培苗移植到气雾栽培装置进行培养,并采用连续培养、多次收割的方式持续获得广藿香气雾培根;
4)、广藿香气雾培根积累及提取广藿香酮
将广藿香气雾培根置于可密封的容器中,利用诱导剂浸泡或喷洒离体的广藿香气雾培根,促进根内广藿香酮的积累;广藿香气雾培根干燥、粉碎后可提取广藿香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茎段为带节的小段;所述叶片为广藿香顶芽下第2、第3对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0.5~1.5mg/mL 6-BA;所述的继代培养周期为25~30天培养一代,继代培养两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0.1mg/mL NA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培养16小时,避光培养8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3000Lx。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将广藿香组培苗移植到气雾栽培装置进行培养,并采用连续培养、多次收割的方式持续获得广藿香气雾培根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未经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