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和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6246.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福敏;朱运波;李忠华;陆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58;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岳永先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该燃烧器包括分气盘和火盖,分气盘包括环状盘周壁,环状盘周壁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轴向贯穿的多个一次混合气过孔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贯穿的多个二次空气孔,二次空气孔或一次混合气过孔的数量大于等于10个;和火盖包括呈环状并盖设于分气盘上的外火盖、套装在外火盖内的内火盖以及多个连接辐条,多个连接辐条沿周向间隔布置并分别连接外火盖和内火盖,外火盖的外环腔与多个一次混合气过孔连通,外火盖、内火盖以及连接辐条上均设有多个火孔。本发明的燃烧器和燃气灶的热效率和热负荷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燃气灶的火力和加热的均匀性,部分燃烧灶采用三环火的形式供火,即燃烧器工作时从内而外可依次形成内环火、中环火和外环火三圈火焰;或者,部分燃烧灶通过增大燃气喷嘴来提高燃气灶具的热负荷。但提高燃气灶具的热负荷后,往往会导致燃气灶的热效率下降和烟气排放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燃烧器和燃气灶,该燃烧器和燃气灶的综合性能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分气盘和火盖,分气盘包括环状盘周壁,环状盘周壁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轴向贯穿的多个一次混合气过孔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贯穿的多个二次空气孔,火盖包括呈环状并盖设于分气盘上的外火盖、套装在外火盖内的内火盖以及多个连接辐条,多个连接辐条沿周向间隔布置并分别连接外火盖和内火盖,外火盖的外环腔与多个一次混合气过孔连通,外火盖、内火盖以及连接辐条上均设有多个火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空气孔的数量可大于等于10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空气孔垂直于自身轴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可大于等于50mm2且小于等于120mm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次混合气过孔的数量可大于等于10个,二次空气孔与一次混合气过孔沿周向依次交替分布;或者,多个二次空气孔可沿周向均匀分组以形成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至少包括两个二次空气孔的二次空气孔组,二次空气孔组与一次混合气过孔沿周向依次交替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空气孔可为圆孔;或者,二次空气孔可为腰形孔且腰形孔的平行腰边沿分气盘的轴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盘周壁的顶端外沿部和顶端内沿部可对应与外火盖的外火盖外周壁和外火盖内周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辐条可呈中空筒状且连接辐条的筒腔为辐条腔,连接辐条的两个筒端分别与外火盖和内火盖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辐条的轴向可沿火盖的径向布置且连接辐条垂直于径向的横截面的面积由外至内逐渐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辐条可设有辐条腔并包括限定出辐条腔的辐条顶壁、辐条底壁以及连接在辐条顶壁和辐条底壁之间的两个辐条侧壁,两个辐条侧壁沿周向间隔布置且两个辐条侧壁与辐条顶壁的连接位置分别形成有倾斜朝上的倾斜壁部,两个倾斜壁部上设有多个火孔,两个倾斜壁部包括沿顺时针朝向前布置的前侧倾斜壁部和沿顺时针朝向后布置的后侧倾斜壁部,多个连接辐条的前侧倾斜壁部或多个连接辐条的后侧倾斜壁部形成为弯折壁,多个火孔在弯折壁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火盖可包括外火盖内周壁和外火盖外周壁,内火盖包括内火盖内周壁和内火盖外周壁,外火盖内周壁和内火盖内周壁可均倾斜朝上且朝内设置,内火盖外周壁倾斜朝上且朝外设置,外火盖内周壁上的多个火孔、内火盖内周壁上的多个火孔以及内火盖外周壁上的多个火孔分别沿周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提示音控制方法、提示音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