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3326.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庄永卿;刘明旺;徐祖睿;傅人道;张桃;陈亮丹;沙马什布;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8 | 分类号: | C04B24/28;C04B28/00;C08G65/332;C08G65/335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571714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改善 人造 大理石 材料 混合物 流动 外加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60‑7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20‑30重量份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以及10‑20重量份的羟基乙叉二膦酸。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可克服由人造大理石废渣中的不饱和聚酯所引起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严重减小的问题。这大大提高了人造大理石废渣的利用率,使得更多的人造大理石废渣得到有效的利用,变废为宝。这有利于改善石粉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石材年产量的增长率保持在10%~15%左右,2014年我国石材年产量为0.4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中国石材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石材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石材年产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如山体破坏、环境污染、废弃物污染等,尤其以石材加工废料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我国石材加工业每年约产生的石粉废料就约859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1.4%。其中,废浆量占石材加工废料重量的20~30%,废浆含水率大约50%,剩下的为石材粉末。
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贺州市,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丰富。2018年,贺州市具备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850万吨的加工能力,产品全国占有量35%;人造岗石企业28家,已建成投产生产线53条,人造岗石年产能6000多万平方米。但是,大理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废渣、废浆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据了解,钟山、望高的大理石企业,每天大约产生2000m3的大理石加工废料,如何堆放和处理这些大理石废料(含人造大理石废料),已经成为贺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人造大理石废料处理的主要途径是用于生产工业砖、作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填充剂、生产水泥以及混凝土的掺杂料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利用人造大理石废料,但是人造大理石废料中含有不饱和聚酯,会严重影响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以及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而影响到人造大理石废渣的利用率。为了更好的发展绿色经济,更大化的实现固废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更好更多地回收利用人造大理石废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克服由人造大理石废渣中的不饱和聚酯所引起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严重减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聚乙二醇 60-70重量份;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20-30重量份;
羟基乙叉二膦酸 10-2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00-10000,所述聚乙二醇的密度为1.27g/cm3,所述聚乙二醇的n为5-20;
所述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固含量大于98wt%;
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纯度为分析级纯,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的密度为1.45(60%aq.),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熔点为198-199℃,所述羟基乙叉二膦酸的以HEDP计的活性组分不小于50.0%。
一种有效改善人造大理石渣粉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流动度的外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