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6110.3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柯一礼;罗文勇;杜城;李伟;曾凡球;田俊;朱侨;米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4 | 分类号: | G02B6/024;G02B6/036;G02B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敏感 偏光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其包括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且沿着径向,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下陷包层内设有两个应力层,两个应力层分别位于内包层的两侧,并且两个应力层关于内包层呈中心对称,芯层掺杂有锗,下陷包层掺杂有氟和硼,应力层掺杂有硼,外包层采用纯石英。本申请的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设有氟和硼共掺的下陷包层,其一方面,该下陷包层能够有效提升保偏光纤的抗弯曲能力,可以降低弯曲所带来的附加损耗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氟和硼共掺工艺可以促使下陷包层与应力层的粘度匹配,同时也减少了保偏光纤受到的外界应力干扰,提升保偏光纤的串音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特种光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
背景技术
偏振保持光纤简称保偏光纤,由于将双折射引入到光纤中,使线偏振光能保持其偏振态在光纤中进行传输,现已广泛应用于偏振相关应用领域。
近年来,随着光器件不断朝着小型化发展,偏振相关器件对保偏光纤的弯曲半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保偏光纤在弯曲条件下,衰减和串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化,导致光信号衰减及传输偏振特性无法保持,具体地,保偏光纤在弯曲半径小于15mm时,附加损耗在1dB以上,串音变化大于3dB,而当弯曲半径小于7.5mm时,附加损耗则迅速增大,达到2dB以上,串音变化大于5dB,且随着保偏光纤直径越大,其抗弯曲特性越差。因此上述保偏光纤难以制作出尺寸较小的偏振相关器件,无法满足器件小型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具有优良的衰减和串音弯曲不敏感特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其包括:
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
所述下陷包层内设有两个关于所述内包层呈中心对称的应力层;
所述芯层掺杂有锗,所述下陷包层掺杂有氟和硼,所述外包层采用纯石英。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包层掺杂有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包层还掺杂有锗。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n1为0.3%~1.0%;和/或,
所述内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为-0.01%~0.01%;和/或,
所述下陷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n2为-0.3%~-0.1%;和/或,
所述应力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n3为-0.80%~-0.5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层的直径D1为3~9μm;和/或,
所述内包层的直径D2为4.5~15μm;和/或,
所述下陷包层的直径D3为40~100μm;和/或,
所述应力层的直径D4为16~35μm;和/或,
所述外包层的直径D5为60、80或125μ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陷包层的直径D3与所述芯层的直径D1的比值为10~15。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应力层的折射率剖面均呈水平直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的工作波长为1310nm和1550nm。
一些实施例中,在弯曲半径7.5mm*10圈以及弯曲半径15mm*10圈条件下,所述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的附加损耗小于0.2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