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及DID的共享充电方法及共享充电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1643.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H04L67/10;H04L9/40;H04L9/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林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did 共享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及DID的共享充电方法及共享充电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经共享端口载入的唯一标识信息;基于区块链判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区块链中存储的预存标识信息;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共享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共享充电指令用于控制共享充电桩输出电压以给用户进行共享充电。本发明通过基于区块链及DID的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获取经共享端口载入的唯一标识信息;再通过基于区块链判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区块链中存储的预存标识信息;接着,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共享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共享充电指令用于控制共享充电桩输出电压以给用户进行共享充电,进而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及DID的共享充电方法及共享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长。因为电动汽车行业对于节能减排、减少尾气污染、保护环境,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近年来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十分迅速。
据相关报道,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国内的各种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 万量以上,但因为城市规划、基础建设等历史原因,我国现在的充电桩数量和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之间远远不匹配,造成了供不应求,从而带来了很多出行、交通问题。
现在已经有多家运营商推出共享充电桩平台服务,但是针对目前市面上采用中心化运营的共享充电桩,还存在很多包括数据安全、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及DID的共享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经共享端口载入的唯一标识信息;
步骤S200:基于区块链判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区块链中存储的预存标识信息;
步骤S300:若判断为是,则生成共享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共享充电指令用于控制共享充电桩输出电压以给用户进行共享充电。
具体地,所述基于区块链判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区块链中存储的预存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210:获取共享使用主体的使用主体基本信息;其中,一个使用主体对应一种使用主体基本信息;
步骤S220:根据所述使用主体基本信息给对应的使用主体赋予DID数字身份;其中,一个使用主体基本信息对应一个DID数字身份;
步骤S230:将所述DID数字身份分别定义为预存标识信息并存储于所述区块链。
具体地,所述获取共享使用主体的使用主体基本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1:获取共享使用主体输入的主体信息;所述主体信息包括共享使用主体的所属类型;
步骤S212: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识别所述主体信息包含的主体的所属类型是否与输入所述主体信息的共享使用主体一致;
步骤S213: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共享使用主体输入的主体信息获取所述使用主体基本信息。
具体地,所述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识别所述主体信息包含的主体的所属类型是否与输入所述主体信息的共享使用主体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21: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获取所述主体信息包含的主体的所属类型;
步骤S2122: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识别获取的主体的所属类型对应于区块链中的哈希值,并记为实际哈希值;
步骤S2123:判断所述实际哈希值与区块链中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设置的标准实际哈希值是否属于零知识证明技术中的相同哈希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