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3313.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聪;邓道林;周梦成;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关雅慧 |
地址: | 3521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腔体,且所述壳体包括壁面;其中,所述壁面设置有应力薄弱区。本申请中,设置于电化学装置壳体壁面的应力薄弱区为该壳体的薄弱部,当电化学装置在短路、高温、过充等条件下产生气体时,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大,在该压力作用下,应力薄弱区能够形成开口,该开口能够将壳体的内腔与电化学装置所处的外部环境连通,从而将壳体内腔内的气体排出,降低电化学装置内部产气导致的电化学装置膨胀变形、甚至爆炸的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工作时,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并嵌入电极或从电极上脱嵌来产生电能,具体地,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锂离子电池在短路、高温、过充等条件下容易产生气体,导致电池膨胀,且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时会导致电池故障变形,甚至爆炸,影响用户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腔体,且所述壳体包括壁面;
其中,所述壁面设置有应力薄弱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应力薄弱区为连续结构或非连续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置于同一所述壁面的所述应力薄弱区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3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应力薄弱区的深度H为所述壁面的厚度的30%~9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应力薄弱区的宽度W为所述壁面的厚度的50%~11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应力薄弱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为所述壳体中面积最大的壁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的内表面、外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应力薄弱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000MPa。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应力薄弱区包括刻痕、凹槽、强度低于其周围区域材料的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具有外端部,所述应力薄弱区的曲率和与所述应力薄弱区距离最近的所述外端部的曲率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壁面具有外端部和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外边缘与所述外端部重合;所述应力薄弱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与所述壁面的面积之比为30%~5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端部向内偏移第一距离L1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内边缘和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外边缘与所述外端部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区域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内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为所述第一外边缘上的各点沿其法线或垂线方向,向所述壁面内部延伸相同的第一距离L1形成的线段所连接成的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区域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内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为:所述第一外边缘上的各点沿其法线或垂线方向向所述壁面内部延伸相同的第一距离L1形成线段,其中,所述线段具有非连接处,与所述非连接处相邻的两条所述线段进一步根据形成所述两条线段的第一外边缘相同曲率进行延伸至相交所连接成的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3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