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77200.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冬;沈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1F7/08;B01F9/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土 配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筒、接料漏斗、第二混料筒、第三混料筒、反应釜和机架;第一混料筒为球形结构,第一混料筒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翻转;第二混料筒为两端封端的直筒结构、且水平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二混料筒内设有蛟龙螺旋叶片;接料漏斗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上的固体进料口上;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混料筒的底部位于接料漏斗的正上方;第三混料筒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上方的机架上,第三混料筒的底部与第二混料筒上的液体进料口连通;反应釜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下方的机架上,反应釜的进料口与第二混料筒上的出料口对接连通。上述装置提显著高了硅藻土复配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属于钒催化剂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硫酸生产使用的钒催化剂是以硅藻土为载体生产的。钒催化剂在制备时,需要将硅藻土、活性组分、助剂、硫酸和钒水等混合反应,最后再将反应所得物料经过挤出、煅烧、过筛等工序制得钒催化剂。现有技术中,钒催化剂在制备时,是将硅藻土与其他物料一起加入反应釜反应,存在硅藻土复配的均匀性差、所得产品质量不均匀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可先将硅藻土与固体物料复配混合后,再与混合均匀的液体物料复配混合,最后在反应釜中搅拌反应,提高了硅藻土复配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藻土的复配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筒、接料漏斗、第二混料筒、第三混料筒、反应釜和机架;
第一混料筒为球形结构,第一混料筒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且均设有控制阀;第一混料筒外侧壁的中间高度上设有两个相对的转动轴,第一混料筒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翻转;
第二混料筒为两端封端的直筒结构,第二混料筒水平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二混料筒内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转轴,转轴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叶片,第二混料筒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端,转轴通过安装在第二混料筒起始端外侧的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第二混料筒侧壁起始端的顶部设有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第二混料筒侧壁终端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接料漏斗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状,接料漏斗的底部与第二混料筒上的固体进料口对接连通;第一混料筒位于第二混料筒的正上方,当第一混料筒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混料筒的底部位于接料漏斗的正上方、且接料漏斗的顶部直径大于第一混料筒的底部直径,第一混料筒与接料漏斗之间的间隔大于零;
第三混料筒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上方的机架上,第三混料筒的顶部为封端结构,第三混料筒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和透气孔,第三混料筒内设有第一搅拌棒,第一搅拌棒的顶部从第三混料筒的顶部穿出、并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第三混料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控制阀,出料管底部伸入第二混料筒侧壁起始端的液体进料口内;
反应釜安装在第二混料筒下方的机架上,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釜的进料口与第二混料筒上的出料口对接连通,反应釜的出料口上设有控制阀,反应釜内设有第二搅拌棒,第二搅拌棒的顶部从反应釜的顶部穿出、并通过第四电机驱动转动。
上述第一混料筒的两端用于物料的进出,进出物料时,需要将第一混料筒翻转至竖直状态(此时,第一混料筒两端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如图1-2所示),物料为上进下出,第一混料筒的两端为第一混料筒的上下两端、也即相对的两端;第一混料筒用于固体物料的混合,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混料筒翻转、进而实现固体物料的混合;第一混料筒球形结构的设计,提高了翻转的稳定性,同时加大了容积;第三混料筒用于液体物料的混合;第二混料筒用于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的混合和输送;接料漏斗的设置用于承接第一混料筒内的固体物料;接料漏斗的顶部直径大于第一混料筒的底部直径,可以有效避免撒料;第一混料筒与接料漏斗之间的间隔大于零,也即不会因为接料漏斗的设置影响第一混料筒的翻转;反应釜用于最后的搅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7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