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H加热平台及IH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9200.4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H05B6/12;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h 加热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IH加热平台及IH锅具。IH加热平台,包括:底座;IH线圈,IH线圈固定于底座内;隔热件,隔热件设置于底座内,且隔热件位于IH线圈上方;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设置于底座内,且加热元件位于隔热件上方,加热元件可被IH线圈加热。IH锅具,包括锅具本体及的IH加热平台;锅具本体可放置于底座上,且其底部可紧贴于加热元件上。本实用新型的IH加热平台及IH锅具通过将隔热件设置于IH线圈和加热元件之间,利用IH线圈对加热元件进行直接加热,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至锅具,达到设定的烹饪效果,解决现有技术的IH加热平台在IH线圈上设置微晶板而无法对非导磁锅具直接加热的问题,真正做到使用时不挑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H加热平台及IH锅具。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IH加热技术主要运用于电磁炉,其结构技术运用方式是由下往上直接运用线盘对放在微晶板上的导磁锅具进行加热,对非导磁锅具则无法直接加热,锅具的选择有局限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78494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底壳和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所述底壳内设有线圈盘和电路板,所述面板的表面设有可导磁的感磁金属层。其感磁金属层下方未设置隔热结构,面板的隔热效果差,导致感磁金属层被加热后热量可向底壳内传导,影响底壳内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挑锅、安全性高的IH加热平台及IH锅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IH加热平台,包括:
底座;
IH线圈,所述IH线圈固定于所述底座内;
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IH线圈上方;
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隔热件上方,所述加热元件可被所述IH线圈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IH加热平台通过将隔热件设置于IH线圈和加热元件之间,可以利用IH线圈对加热元件进行直接加热,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至锅具,达到设定的烹饪效果,而隔热件又可以将加热元件的产热向下隔绝,保护IH线圈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IH加热平台在IH线圈上设置微晶板而无法对非导磁锅具直接加热的问题,真正做到使用时不挑锅。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IH加热平台还包括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其温感部位紧贴所述加热元件。所述控温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可由此进一步实现定温烹饪、温度显示、过温保护的相关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所述温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隔热件下方,其温感部位通过所述通孔紧贴所述加热元件。
在所述隔热件的中部开设的所述通孔,方便所述温控传感器的温感部位通过,且所述隔热件还能起到保护所述温控传感器其他部位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传感器为NTC温控传感器。NTC 温控传感器的温感部位感应灵敏,使用效果好。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IH加热平台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散热风机朝向所述加热元件。利用所述散热风机对所述加热元件进行散热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所述IH线圈下方。所述散热风机可以在烹饪过程中,对包括所述IH线圈在内的各元件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9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