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柳编笼秸秆谷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3999.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侯淑艳;高士军;胡天然;许靖华;刘建新;刘刚;张凯;李立新;王平;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柳编 秸秆 谷坊 | ||
一种柳编笼秸秆谷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沟道的治理采用石质工程措施造价较高,稳定性差,时效短,尤其在北方具有冻胀的地方,经过冻胀之后的工程措施比较容易被冲毁的问题,每排横向木桩墙体包括多个木桩、多个横排柳条捆和多捆横向秸秆捆;多排横向木桩墙体并排平行设置,多排纵向柳条墙体垂直每排横向木桩墙体并安装在多排横向木桩墙体上,每排横向木桩墙体的多个木桩沿直线方向均布设置,每排横向木桩墙体上相邻两个木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排柳条捆,多捆横向秸秆捆铺设在每排横向木桩墙体的多个木桩和多个横排柳条捆上,任意相邻两排横向木桩墙体之间安装有多排纵向柳条墙体,本实用新型用于水土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体涉及一种柳编笼秸秆谷坊。
背景技术
沟蚀是水力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比例不大,但危害严重。沟蚀多形成于耕地坡面,由于降雨径流导致侵蚀沟不断加长加宽,侵蚀沟面积的扩大蚕食大量肥沃耕地,造成耕地支离破碎、面积减少、作业成本增加,严重的可以毁坏道路,冲毁村屯,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侵蚀沟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降雨径流冲出的沟道,雨季过后,沟道里不再存水;一种是排山洪水冲出的沟道,这样的沟道内几乎常年有流水,暴雨山洪来水蚕食沟道两岸耕地。对于以上两种沟道的治理措施有防止沟头前进的沟头跌水,有拦堵作用的谷坊等工程措施,但是对于这种常年有流水的侵蚀沟要想控制其继续蚕食耕地,还不影响沟道内水流正常排泄,这样的治理措施目前还没有。上述的石质工程措施一般来说治理效果相对较好但造价较高,且稳定性差,时效短,尤其在北方具有冻胀的地方,经过冻胀之后的工程措施比较容易被冲毁。因而找到一种造价成本低,且效果长久的侵蚀沟治理措施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沟道的治理采用石质工程措施造价较高,稳定性差,时效短,尤其在北方具有冻胀的地方,经过冻胀之后的工程措施比较容易被冲毁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柳编笼秸秆谷坊。
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它包括多排横向木桩墙体和多排纵向柳条墙体;每排横向木桩墙体包括多个木桩、多个横排柳条捆和多捆横向秸秆捆;每排纵向柳条墙体包括至少一个纵排柳条捆和多捆纵向秸秆捆,多排横向木桩墙体并排平行设置,多排纵向柳条墙体垂直每排横向木桩墙体并安装在多排横向木桩墙体上,每排横向木桩墙体的多个木桩沿直线方向均布设置,每排横向木桩墙体上相邻两个木桩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排柳条捆,多捆横向秸秆捆铺设在每排横向木桩墙体的多个木桩和多个横排柳条捆上,任意相邻两排横向木桩墙体之间安装有多排纵向柳条墙体,每排纵向柳条墙体上至少一个纵排柳条捆设置在相邻两排横向木桩墙体木桩之间,且多捆纵向秸秆捆安装在至少一个纵排柳条捆和相邻两排纵向柳条墙体之间的木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秸秆捆、柳桩、柳条捆及土袋。主要技术是对侵蚀沟沟边进行削坡整地,按照治沟需求平行桩钉到土层内150mm-300mm深度,中间插入柳条捆,编制成柳条笼,制作该规格的秸秆捆,置于在柳编笼之间,并用铁丝编扎结实。为防止挡墙被大股径流冲毁,在挡墙内外压上土袋。
1、本申请取材方便,本专利采用的是秸秆捆和柳桩、柳条作为材料方便取材,节约成本。
2、其次较于只具有拦挡功能的石质工程措施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水性好的秸秆捆做为挡墙主体,采用密度大,成活率高的柳条和柳桩做为挡墙骨架,秸秆捆透水,柳条柳桩成活之后根系发达,从而形成一道生物挡墙,能够更加有效的拦沙蓄水;因侵蚀沟多发育在耕地中,对于沟深不大的发展沟而言,如果采用石质工程措施,在雨季径流大的时候,拦蓄的径流水容易漫过侵蚀沟,淹没周边的耕地,这样的治理方式很难被接收,而采取本实用新型进行此类侵蚀沟的治理,在北方冬季不会因为外界温度降低而影响工程质量,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本申请的结构安装完成一年后木桩和柳条捆成活,使侵蚀沟稳定,因此本申请的使用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升降高度调节的测绘桌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窑炉进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