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1978.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1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C1/06;E02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运 船闸 系统 独立 多孔 分流 输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运船闸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其包括设于船闸两侧壁上的输水廊道,输水廊道的一端位于上闸首上游一侧,另一端位于上闸首与下闸首之间,输水廊道内设有通闭输水廊道的关断阀门,输水廊道上连通有若干支廊道,支廊道与输水廊道的连通处位于关断阀门的下游处,支廊道远离输水廊道的一端连通有竖廊道,竖廊道朝向闸室的底部延伸,竖廊道内设有减缓水流速度的限流组件,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还包括有连通位于闸室两侧的竖廊道的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船舶在闸室内的稳定性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运船闸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航运在交通运输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航运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内河运输中常常会因上下游水位落差过大而导致船舶无法直接通行,所以在水位落差过大的地段通常会建造船闸系统,船闸是用以保证船舶顺利通过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厢行水工建筑物,船闸包括上、下游引航道及上、下游闸首,上、下游闸首及两侧的闸墙围成的空间为闸室,上、下游闸首上设有活动的用以挡水的闸门,船闸上一般设有输水系统,当船舶过闸时,通过输水系统使得闸室泄水,使闸室水面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首上的闸门,使得船舶顺利驶入闸室内,然后关闭下游闸首上的闸门,然后向闸室内灌水,使闸室水面与上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上游闸首上的闸门,使船舶使出闸室进入上游引航道,船舶下行的过闸程序与下行过闸程序相反。
现有的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包括分散式输水系统,分散式输水系统包括输水廊道以及设于输水廊道内的关断阀门,输水廊道沿着闸室的长度分布于闸室的底板或闸墙内的出水口进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闸室内闸墙上的出水口的高度较高,当闸墙上的出水口流出的河水进入闸室内的水体时,出水口流出的水流会带有较大的动能,从而引起闸室内的水体表面产生较大的激荡,从而使得闸室内的船舶由于水流的激荡而产生较大的晃动,使得船舶在闸室内时稳定性较差,可能导致船舶倾覆,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其具有使得船舶在闸室内的稳定性较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包括设于船闸两侧壁上的输水廊道,所述输水廊道的一端位于上闸首上游一侧,另一端位于上闸首与下闸首之间,所述输水廊道内设有通闭输水廊道的关断阀门,所述输水廊道上连通有若干支廊道,所述支廊道与输水廊道的连通处位于关断阀门的下游处,所述支廊道远离输水廊道的一端连通有竖廊道,所述竖廊道朝向闸室的底部延伸,所述竖廊道内设有减缓水流速度的限流组件,航运船闸系统的独立多孔分流输水系统还包括有连通位于闸室两侧的竖廊道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有所述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为输水廊道上最小横截面积的3~5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水廊道位于上闸首下游一侧的端部封闭,使得输水廊道内的水流均流入输水廊道上靠近关断阀门下游一侧的若干支廊道内,从而使得水流流入与支廊道连通的竖廊道内,通过竖廊道朝向船闸的底部延伸,使得水流经过竖廊道进入闸室底部,以免水流直接从空中跃入闸室内的水体内,以免闸室内水体表面产生较大的激荡,且竖廊道内设有减缓水流速度的限流组件,使得水流由竖廊道进入出水通道时的流速减慢,通过出水通道上所有出水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为输水廊道上最小横截面积的3~5倍,进一步使得水流从出水孔流入闸室底部时流速减缓,减少了闸室底部内水流的波动,提高了船舶位于闸室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一个所述输水廊道上所有与支廊道连通之处的横截面积之和等于输水廊道的最小横截面积,每个所述输水廊道与支廊道的连通之处的横截面积均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钢板桩防洪堤围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外墙模板高效周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