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7924.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9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福;倪珅;吕君;苏德权;王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43 | 分类号: | B08B9/04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管壁 污垢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目前,现有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仅能够给固定大小的管道进行清理,实用性较低,清理效果较差,易出现清理不干净现象。一种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内壁刮板(1)和管套支架(2),管套支架内侧弧形面上左右对称的焊接有筋板(3),两个筋板的端部与圆心板(4)的侧面固定连接,管套支架的顶部和顶部对称的开设有两个直径相同的插孔(5),插孔内插入有插管(6),插管的一端与内壁刮板固定连接,插管的另一端与挡板(7)固定连接,圆心板上焊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的部分杆面插入在插管内。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供水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等流体的工业装置,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工程中。管道在长期使用的管道内往往会有油泥、锈垢等沉积物,造成管道堵塞,需要定时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理装置仅能够给固定大小的管道进行清理,实用性较低,清理效果较差,易出现清理不干净现象,导致其适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内壁刮板和管套支架,所述的管套支架内侧弧形面上左右对称焊接有筋板,两个所述的筋板的端部与圆心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管套支架的顶部和顶部对称的位置开设有两个直径相同的插孔,所述的插孔内插入有插管,所述的插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内壁刮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插管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圆心板上焊接有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的部分杆面插入在所述的插管内,所述的管套支架和所述的内壁挂板之间安装有弹簧,且所述的弹簧套在所述的插管中,所述的螺纹杆上旋入有羊角螺母。
所述的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所述的圆心板一侧与第一连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的螺纹槽与第二连接杆的螺纹柱之间旋合,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套入有把套。
所述的管道内管壁污垢清理装置,所述的插管的内孔为矩形孔,所述的螺纹杆的顶部为矩形块结构,矩形块结构下方为螺纹结构,所述的矩形块结构插入在插管的矩形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对管道的内壁污垢进行清理时,首先将管套支架和两个内壁刮板插入到管道的管口处,通过弹簧的弹力会将两个内壁刮板弹出,使内壁挂板的弧形面与管道内壁的贴合,然后转动螺纹杆上的羊角螺母,使羊角螺母顶靠在插管下方的挡板上,防止插管带动内壁刮板向下移动,然后握住把套,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推动圆心板,圆心板的两端通过筋板固定连接,筋板的端部与管道支架连接,因此在通过连杆推动圆心板时,圆心板带动管套支架移动,管套支架带动两个内壁刮板在管道内往复运动,将管道的污垢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螺纹槽,通过螺纹槽与第二连杆的螺纹柱之间旋合,根据需要不同,可增加多隔连杆,通过螺纹结构之间相互连接,本新型的插管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孔,螺纹杆的上方设置有矩形块结构,而矩形块结构与矩形孔之间相互匹配,通过设置矩形结构,能够避免插管在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带动内壁刮板转动,通过设置矩形块结构和矩形孔结构对插管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与插管连接的内壁刮板在管道内壁进行清理时,保证内壁刮板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内壁刮板在工作时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生产加工和清理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弹簧、插管与内壁刮板之间的配合,能够使两个内壁刮板之间通过弹簧的弹力调节两个内壁刮板之间的距离,当将装置插入到管道的管口中时,快速的找到管道的圆心,能够对多种不同直径的管道的内壁污垢进行清理,实用性较高,清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7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教学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外接循环制冷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