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742.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善华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放射 介入 ct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包括前部位装置,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玻璃板,所述前部位装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前部位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CT片放入槽,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部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医护人员在使用装置进行CT片观察时,通过前部位装置一侧的CT片放入槽将CT片推入,当CT片推入槽中的同时,固定机构中的活动柱与限位柱同时进行移动,当CT片到达合适位置后,通过活塞按钮按压,按压下去之后卡紧活动柱,方便使CT片固定,无需卡扣进行固定,对CT片的损耗降为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而在现有的影像放射介入用的CT片固定装置,操作繁琐,且是通过卡扣进行固定,这样导致不同CT片在固定时存在一定的损耗。存在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 CT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包括前部位装置,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玻璃板,所述前部位装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前部位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CT片放入槽,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部位装置,所述后部位装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旋钮,所述后部位装置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观片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柱、活动柱、活塞按钮与固定装置壳体,所述限位柱与活动柱均位于固定装置壳体的前端,所述限位柱位于活动柱的下端,所述活塞按钮位于固定装置壳体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与活动柱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活动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按钮与固定装置壳体之间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塞按钮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活动槽与固定装置壳体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位装置与玻璃板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玻璃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位装置与后部位装置之间设置有活动拆卸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位装置与活动拆卸装置之间设有活动螺栓,所述前部位装置的后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螺栓与活动拆卸装置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能够将不同规格的CT进行固定,不易脱落的同时对CT片的损耗降为最低,且方便移动,方便观察,并且可方便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的前部位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放射介入用CT片固定装置的后部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活动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部位装置;2、固定机构;201、限位柱;202、活动柱;203、活塞按钮;204、固定装置壳体;3、活动拆卸装置;4、后部位装置;5、玻璃板;6、CT片放入槽;7、控制旋钮;8、观片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善华,未经张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铺筑层厚度检测车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萝卜机械化收获的可调式扶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