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并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574.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顾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戴欧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0 | 分类号: | B21F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并丝机,涉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滑动块的上端焊接连接有限位圈,两滑动块的下端均焊接连接有从动条,且装置主体和从动条通过滑动连接,装置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限位圈沿滑槽方向反复移动,调整电线缠绕在第二缠线筒的位置,能够较为简单的将电线整齐缠绕在第二缠线筒的周侧,从而有效的避免电线缠绕在同一位置,通过旋转转动圈便可以使装置对不同大小的第二缠线筒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较为简单的对不同大小的第二缠线筒进行固定,从而大大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并丝机。
背景技术
可调并丝机就是把线状物缠绕在某个工件上的机器设备,按照实际加工生产的需求,形式多样,适用于皮线、线缆、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加工生产,但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将电线缠绕在同一位置,形成线团,且装置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固定机构,更换时工序较多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并丝机,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将电线缠绕在同一位置,形成线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并丝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焊接连接有限位圈,两所述滑动块的下端均焊接连接有从动条,且所述装置主体和从动条通过滑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两所述从动条之间卡接连接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和从动条通过啮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均焊接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卡接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周侧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撑条,所述第一撑条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撑条,所述第二撑条远离第一撑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撑条,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焊接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圈,且所述连接圈的外侧和第三撑条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焊接连接有四个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上端的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缠线筒。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外径和第一缠线筒的内径大小相同,所述转动杆和第一缠线筒通过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条的外侧套接连接有第二缠线筒。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圈的周侧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洞,所述装置主体和第二电机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限位圈沿滑槽方向反复移动,调整电线缠绕在第二缠线筒的位置,能够较为简单的将电线整齐缠绕在第二缠线筒的周侧,从而有效的避免电线缠绕在同一位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转动圈便可以使装置对不同大小的第二缠线筒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较为简单的对不同大小的第二缠线筒进行固定,从而大大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戴欧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戴欧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绞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