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433.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郑燕;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西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安装 人员 便携式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包括卡槽板、平台格栅、支撑架、加固角铁、安装头、参照条、直口卡槽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槽板由左右相互对称的两条卡槽条组成,合理地利用建筑废料,制作简单经济,并能够提供有效的卡接支撑,平台格栅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正上方,方便施工人员在高空平台上操作,加固角铁由钢板材料制成,为连接处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松动,参照条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顶面,保证卡接的紧密程度,耐磨层由特制螺纹钢材料制成,减轻装置在变换使用部位时不断周转对连接部位产生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小平台,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工程的钢梁连接基本采用高强螺栓或焊接连接,螺栓数量及焊接量极大,需要大量安装人员,传统现场施工多采用人工可背式挂篮做为操作平台,重量较重,尺寸较大,人员携带及安装消耗大量体力,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工安装工效,不安全,不经济,非常有必要针对此症结进行改进,因此需要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
现有的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复杂的使用环境,其一、传统现场施工多采用人工可背式挂篮,重量较重,尺寸较大,安装人员不爱使用,常常违规操作,其二、传统装置自重过大,人员携带行走及安装过程中十分费时、费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三、没有为连接处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其四、连接部位没有设置准确的参照,卡接的紧密程度无法保证,其五,装置在变换使用部位时不断周转对连接部位产生磨损,容易产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钢结构安装人员便携式小平台,包括卡槽板、平台格栅、支撑架、加固角铁、安装头、参照条、直口卡槽和耐磨层;所述卡槽板位于装置的底侧,所述平台格栅与卡槽板呈垂直状排列,且平台格栅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正上方,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卡槽板最外侧呈固定连接,且支撑架与卡槽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固角铁,所述安装头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中心的内侧壁上,所述参照条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卡槽处的外壁上,所述直口卡槽设置在卡槽板的最内侧处,且直口卡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为了合理地利用建筑废料,制作简单经济,并能够提供有效的卡接支撑,所述卡槽板由左右相互对称的两条卡槽条组成,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底部,卡槽宽度≥100mm与相连接钢梁翼板厚度相配合,卡槽板规格尺寸为700*16mm,单体利用两块定尺钢板条焊接制作而成,焊接的接口处呈圆弧状过渡,顶面两侧之间与平台格栅呈固定连接,连接处呈T型,最外侧与支撑架底端固定连接,连接面呈被包围状,且卡槽板的最内侧设有直口卡槽,外口呈平面状,内口呈圆弧状。
优选的,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在高空平台上操作,减轻重量,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平台格栅由30*4扁钢或直径大于12mm的钢筋焊接制成,整体规格尺寸为500*600mm,内部格栅条呈直线状排列,间隔均匀呈矩形空槽,排列方向与卡槽板的卡接方向一致,且平台格栅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正上方,连接方向与卡槽板卡接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为了为连接处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松动,所述加固角铁由钢板材料制成,位于支撑架与卡槽板的连接处,外侧焊接在支撑架内侧壁上,底侧焊接在卡槽板顶部,外侧至底侧呈直角状过渡,且加固角铁的横截面呈三角状,厚度与卡槽板厚度一致,斜边与直角边间设有直角凸面过渡。
优选的,为了使得装置的卡槽在与钢梁连接时获得较为准确的参照,保证卡接的紧密程度,所述参照条位于平台格栅内侧,由钢条材料制成,厚度略小于卡槽板,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且参照条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卡槽板顶面的中心位置处,内外两端至底面呈斜角状过渡,斜角大于等于45度,连接方向与卡槽板排列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西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西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双向隔爆装备
- 下一篇:一种共用多口直通异形桥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