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2284.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自路;苏文峰;黄世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南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B01D1/00;B01D1/30;B01D36/00;B01D53/00;B01D53/18;C01G4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锰 蒸发器 循环 浓缩 结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包括浓缩结晶罐和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冷凝器,且冷凝器的输出端和吸收箱的顶部内壁通过法兰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管,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和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内壁通过法兰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导管,且浓缩结晶罐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蒸发器,所述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浓缩结晶罐的内壁设置有阻流机构,所述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冷凝器、吸收箱、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在进行蒸发浓缩时,产生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进入到吸收箱中进行吸收处理,有效防止硫化物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结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一水硫酸锰是化学物质。白色或浅粉红色单斜晶系细结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加热到200℃以上开始失去结晶水,约280℃时失去大部分结晶水,700℃时成无水盐熔融物,850℃时开始分解,因条件不同放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或氧气。
在对一水硫酸锰进行浓缩结晶时,在对一水硫酸锰进行加热时,需要严格的对反应温度进行掌握,温度过高时可能会散发出硫化物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目前在对其进行浓缩时没有对溢出的气体进行吸收,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包括浓缩结晶罐和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冷凝器,且冷凝器的输出端和吸收箱的顶部内壁通过法兰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导管,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和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内壁通过法兰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导管,且浓缩结晶罐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蒸发器,所述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浓缩结晶罐的内壁设置有阻流机构,所述浓缩结晶罐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温度检测机构,且浓缩结晶罐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杆,转杆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斜杆,斜杆的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阻流机构包括有第一阻流板,且第一阻流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内壁设置有S形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有温度传感器,且浓缩结晶罐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保温套,保温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温度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出处理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浓缩结晶罐顶部外壁的降速箱,所述降速箱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阻流板,且第二阻流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内壁设置有曾距离分布的倾斜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凝器、吸收箱、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在进行蒸发浓缩时,产生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进入到吸收箱中进行吸收处理,有效防止硫化物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2.该一水硫酸锰双蒸发器热循环浓缩结晶装置,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温度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可检测浓缩结晶罐内部的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作用于温度显示屏可准确的浓缩结晶罐的内部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南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钦州南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2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