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提回流装置和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7908.3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7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宇皓;吴长彩;苗卫;刘杰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郭佳寅 |
地址: | 52914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装置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提回流装置和污水处理设备,气提回流装置包括集液槽、提升管、进气管和释气罩。集液槽的顶部具有开口,集液槽上设有穿过集液槽的底壁的提升部和穿过集液槽的侧壁的出水部,并且提升部与底壁连接,出水部与侧壁连接,提升部的顶端高于出水部;提升管位于集液槽的下方,提升管的顶端连接至提升部的底端;进气管的一端与提升管连通,另一端与供气装置连通;释气罩连接至集液槽的顶部且部分地遮挡开口,释气罩位于提升管顶部的上方且与提升管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提回流装置,释气罩位于提升管顶部的上方,使回流液与释气罩发生碰撞,进而空气和水发生分离,空气从集液槽的开口处释放,提高了回流量,降低了回流液中的含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提回流装置和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处理工艺通常采用A/O(Anoxic/Oxic,缺氧/好氧)工艺,将好氧池内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反应,使水中的氮转化为氮气从而从污水中去除。一般来说,对于硝化液回流存在以下问题:为保证一定的脱氮效果,硝化液回流比往往较大,相当于1-3倍甚至更高的进水水量的硝化液回流,如果采用回流泵进行回流,回流泵功率较大,而且硝化液一般需要常回流,因而回流泵运行时间长、日耗电量很大,导致运行成本较高。为此,对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常用气提回流代替泵回流,一方面用风机提供的气源为动力代替泵回流,极大的节省了电能,另一方面,省去回流泵等设备,避免设备维护问题,减少一体化设备的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
然而,当前采用的气提回流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气提回流装置使得回流液中带入大量空气,导致实际回流水量不高,而且回流到缺氧池的硝化液或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溶氧较高,严重影响反硝化效果;2、近年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量采用MBBR(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现有气提回流装置未考虑细小的MBBR悬浮填料对气提回流装置的干扰,存在回流管被填料堵塞、填料随回流液流失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气提回流装置和污水处理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提回流装置,用于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气提回流装置包括:
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集液槽上设有穿过所述集液槽的底壁的提升部和穿过所述集液槽的侧壁的出水部,并且所述提升部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出水部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提升部的顶端高于所述出水部;
提升管,所述提升管位于所述集液槽的下方,所述提升管的顶端连接至所述提升部的底端;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提升管连通,另一端与供气装置连通;以及
释气罩,所述释气罩连接至所述集液槽的顶部且部分地遮挡所述开口,所述释气罩位于所述提升管顶部的上方且与所述提升管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提回流装置,释气罩位于提升管顶部的上方,使得回流液与释气罩能够发生碰撞,进而空气和水发生分离,空气从集液槽的开口处释放,提高了回流量,降低了回流液中的含氧量。
进一步地,所述释气罩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连接至所述释气罩,所述侧板构造为折弯板,所述侧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顶板,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向所述集液槽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气提回流装置还包括悬浮填料阻隔装置,所述悬浮填料阻隔装置连接至所述提升管的底端,所述悬浮填料阻隔装置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7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安装工程PVC防渗漏直埋套管
- 下一篇:摇杆结构及游戏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