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料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9968.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邢俊杰;姜小龙;陈君;赵阳磊;庞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百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C22F1/0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3149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火料架,包括有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两头的端部支架,底座在两个端部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与两个端部支架并排设置,中间支架和两个端部支架的顶部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铝卷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仅需要较少的支架,即可实现一定数量的铝卷的支撑,从而可以减少成本;在支撑铝卷时结构对称、受力均匀,使得在静放和吊装时,整个结构均衡、稳固、不易摇晃,能够有效避免铝卷掉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窄幅铝卷退火装炉量少的问题,提高了退火效率,降低了热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火料架。
背景技术
在变形铝合金生产制备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是获得理想状态性能的必要手段。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通常使用箱式退火炉或快速退火线进行,而后者虽然可获得优异的性能,但投资成本高,不适用于0.5mm厚度以下产品的热处理,因此目前绝大多数铝加工企业采用箱式退火炉为主,快速退火线为辅的热处理设备组成。箱式退火炉可进行变形铝合金卷材(简称铝卷,包含铝带材和箔材)的热处理,为了使铝卷传热效率更高,卷材受热均匀,不使卷材因重力作用受热变形,通常方式为将铝卷放置在退火料架上,然后再吊装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提高装炉量,是降低退火炉退火成本的最有效途径。箱式退火炉根据炉膛尺寸都设定有相应的加热区域(2-5个不等),实际生产中每台退火炉只有一个料架,料架上设置多个贮料位置对应相应的加热区域。但由于所需退火物料的规格、重量不同,实际装炉量与退火炉额定装炉量差异较大,增加了物料退火成本。为进一步降低退火成本,增加装炉量,设计了一种只能放置一个铝卷的退火料架,退火装炉过程中可以根据铝卷的规格、重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铝卷、料架组合装炉退火,增加了退火装炉卷数,提高了装炉效率和装炉的灵活性。这种退火料架在进行宽幅铝卷的热处理时可极大的提高装炉量,但在进行窄幅铝卷(宽度500-1000mm)退火时装炉量受到了极大限制。
现有的退火料架中,为了实现一次性地实现多个铝卷(受限于退火炉尺寸限制,主要为窄卷)同时退火,出现了许多堆叠式或错位式或横排式的退火料架,这些方式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相应地增加了使用的支架,从而增加了成本;二是,对于诸如堆叠式或错位式等非对称设置的退火料架,使得装载有铝卷后受力不均,在吊装时会出现摇晃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铝卷掉落;三是,支架相对固定,只能适用于一种宽度规格的铝卷,适用性不强,需要配备多种规格的退火料架来装载不同规格的铝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退火料架,用以解决现有的退火料架使用支架过多以及非对称的退火料架易受力不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火料架,包括有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两头的端部支架,所述底座在两个所述端部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与两个所述端部支架并排设置,所述中间支架和两个所述端部支架的顶部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铝卷的缺口。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端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间支架活动设置在底座上;或所述中间支架可拆卸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为半圆形缺口或V型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架和两个所述端部支架分别包括有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整体呈倒V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架或每个所述端部支架上的两根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斜撑。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端部支架的顶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端部支架的缺口的外侧上设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三个支架即可实现两个铝卷的支撑,四个支架即可实现三个铝卷的支撑,以此类推,所用支架少,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百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百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9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