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管编织机锭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0720.3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D04C3/16 | 分类号: | D04C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管 织机 锭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管编织机锭子,包括:纱管架、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所述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平行;所述第一纱管与第二纱管均铰接在所述纱管架上;所述第一纱管架的轴心垂直于所述纱管架的轴心;所述第一纱管与第二纱管旁分别具有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铰接在所述纱管架上;所述纱管架的一端具有第一转向轮组和第二转向轮组。本发明提供的双管编织机锭子,将传统竖直设置的锭子改为平放,这样,出线方向与纱管的绕线方式一致,从而避免发生扭转,进而避免发生线材的交叉和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管编织机锭子,属于编织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机锭子的结构均采用纱管长度方向沿着纱管架长度方向的布置。一般现在编织工艺的线材多是多股线材,以编织钢网的钢丝为例,一般采用6到12股并排钢丝作为材料,现有的编织机锭子结构中,纱管上缠绕的线材的方向相对出线方向在空间中扭转了约90度,那么线材必然会产生扭转,对于并排线材来说,扭转过程极容易发生交叉重叠的现象,也即是多股钢丝不再以并排形式排列,而是互相交叉和重叠;这样会影响编织后产品的性能,同时,产品的外观也不容易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避免线材交叉和重叠的双管编织机锭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管编织机锭子,包括:纱管架、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所述第一纱管和第二纱管平行;所述第一纱管与第二纱管均铰接在所述纱管架上;所述第一纱管的轴心垂直于所述纱管架的轴心;所述第一纱管与第二纱管旁分别具有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铰接在所述纱管架上;所述纱管架的一端具有第一转向轮组和第二转向轮组;所述第一纱管上所缠绕的线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转向轴与所述第一转向轮组后输出,所述第二纱管上所缠绕的线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转向轴与所述第二转向轮组后输出,输出后的两线材合并。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轮组和所述第二转向轮组均包括两个相互分开的转向轮。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转向轮是周面带有平底凹槽的轴承。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纱管架端面具有支撑所述转向轮的支架。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均由所述纱管架通过轴承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双管编织机锭子,将传统竖直设置的锭子改为平放,这样,出线方向与纱管的绕线方式一致,从而避免发生扭转,进而避免发生线材的交叉和重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双管编织机锭子,如图1所示,包括:纱管架1、第一纱管2和第二纱管3;第一纱管2和第二纱管3平行;第一纱管2与第二纱管3均铰接在纱管架上;第一纱管2的轴心垂直于纱管架1的轴心;第一纱管2与第二纱管3旁分别具有第一转向轴4与第二转向轴5;第一转向轴4与第二转向轴5铰接在纱管架1上;纱管架1的一端具有第一转向轮组6和第二转向轮组7;第一纱管2上所缠绕的线材依次经过第一转向轴4与第一转向轮组6后输出,第二纱管3上所缠绕的线材依次经过第二转向轴5与第二转向轮组7后输出,输出后的两线材合并。
如图1中所示,第一转向轮组6和第二转向轮组7均包括两个相互分开的转向轮。转向轮是周面带有平底凹槽的轴承。纱管架1端面具有支撑转向轮的支架。
第一转向轴4与第二转向轴5均由纱管架1通过轴承支撑。第一转向轴4与第二转向轴5、第一转向轮组6和第二转向轮组7功能与现有纱管功能类似,均提供一点的线材支撑,从而获取相对稳定的出线状态和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