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0444.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任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武清建总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水平 支撑 悬挑式换撑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换撑梁:在基坑内两侧的支撑柱相互靠近一侧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换撑梁,使换撑梁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与墙体内侧面齐平;S2、浇筑墙体:在基坑内底面上依次浇筑垫层和基础层,然后在基础层上浇筑墙体,墙体沿竖直方向分多次进行浇筑;S3、换撑:当墙体每次浇筑至换撑梁上方后,在每层换撑梁之间安装换撑结构,并拆除墙体上方与下一层换撑梁之间的内支撑,然后进行下一次墙体的浇筑过程。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基坑内沿竖直方向的多道内支撑进行换撑,使内支撑的换撑过程更加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施工中,一般会在挖设的基坑内设置若干道内支撑,而在施工时会碰到内支撑,这时就需要拆除内支撑,并增加一个新的支撑结构,这种情况叫做换撑。换撑的作用就是在拆除原内支撑的时候对工程不会造成影响,使新的支撑结构代替原内支撑。
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432878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换撑的结构构件的设置和悬挑式换撑施工工序,换撑的结构构件为悬挑换撑梁和加强板;悬挑式换撑施工工序包括基础底板和地下室外墙及悬挑换撑梁的施工、加强板与负二层顶板、框架梁的连续施工,待换撑带达到设计强度后,负二层外墙防水层和保护层已完成,具备拆撑条件;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结构爆破拆除后将可利用的混凝土碎渣分步分层回填到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空槽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基坑内的水平内支撑一般会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道,而上述换撑方法只能够对框架梁处进行换撑,无法对基坑内其余位置的内支撑进行换撑,严重影响对基坑的换撑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对基坑内沿竖直方向的多道内支撑进行换撑,使内支撑的换撑过程更加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的悬挑式换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换撑梁:在基坑内两侧的支撑柱相互靠近一侧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换撑梁,使换撑梁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与墙体内侧面齐平;
S2、浇筑墙体:在基坑内底面上依次浇筑垫层和基础层,然后在基础层上浇筑墙体,墙体沿竖直方向分多次进行浇筑;
S3、换撑:当墙体每次浇筑至换撑梁上方后,在每层换撑梁之间安装换撑结构,并拆除墙体上方与下一层换撑梁之间的内支撑,然后进行下一次墙体的浇筑过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多道换撑梁,当墙体每次浇筑至换撑梁上方后,在每层换撑梁之间安装换撑结构,并拆除墙体上方与下一次换撑梁之间的内支撑,从而实现对基坑内竖直方向的多道内支撑的换撑过程,使内支撑的换撑过程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支撑杆同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基坑两侧的换撑梁紧密抵接,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插设在支撑套内,并与支撑套螺纹连接,且两个支撑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撑时,将支撑杆水平放置在基坑两侧的每层换撑梁之间,并转动支撑套,由于支撑套与支撑杆螺纹连接,且两个支撑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此时支撑套会带动两个支撑杆在相互远离,并使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基坑两侧的换撑梁紧密抵接,从而对基坑两侧墙体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并使基坑内支撑的换撑过程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预埋有若干个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埋设在换撑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武清建总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武清建总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