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589.9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陈俊峰;乔红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A61L2/18;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龙泽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穿刺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属于腹腔镜穿刺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预处理保护壳,通过设置预处理保护壳、螺纹防护盖、透明观察镜、消毒套筒、酒精消毒棉和柔性橡胶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对腹腔镜穿刺器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可以对穿刺杆的尖锐端进行消毒处理,无需使用者取出后再次进行消毒,同时也通过柔性橡胶块与腹腔镜穿刺器的接触,将腹腔镜穿刺器牢牢固定在预处理保护壳的内腔,使用者在取用腹腔镜穿刺器时,通过转动螺纹防护盖,即可实现对腹腔镜穿刺器进行取用的目的,提高了对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腹腔镜穿刺器在取用时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腹腔镜穿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术可以借助腹腔镜完成,腹腔镜穿刺器为腹腔盆腔微创手术提供器械通道,腹腔镜穿刺器的适用于各种微创外科手术,腹腔镜穿刺器主要由穿刺鞘和穿刺针组成,手术医生首先将穿刺针套上穿刺鞘,然后用一定的力度作用于穿刺器尾部,借助于穿刺针锋利的尖端刺破腹壁使整个穿刺器进入腹腔,然后拔出穿刺针留下穿刺鞘成为一个手术通道。
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芯头呈透明锥形,采用无刀钝性分离方法,用分开组织替代切割组织,当穿刺器进入腹壁时,穿刺芯沿着组织纤维将组织和血管推开,最小限度损伤腹壁和血管,比带刀的穿刺器要减少40%左右的筋膜损伤和减少80%以上的穿刺孔疝的形成,通过内镜可直视控制腹壁穿刺的整个过程,避免损伤腹腔组织,还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疼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腹腔镜穿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穿刺距离进行定位的功能,全凭医生经验进行操作,容易导致腹腔镜穿刺器发生刺入距离过多发生破坏人体组织的现象,而且其不具备对穿刺杆进行固定的功能,在操作时如果穿刺杆没有稳定的固定在透明导管的内腔,穿刺杆会发生移动,情况严重者直接退入透明导管的内腔,使透明导管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造成患者疼痛,同时现有的腹腔镜穿刺器放置器具不具备消毒的功能,需要在使用前利用特定的消毒工具再次进行消毒,浪费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腹腔镜穿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穿刺距离进行定位的功能,全凭医生经验进行操作,容易导致腹腔镜穿刺器发生刺入距离过多发生破坏人体组织的现象,而且其不具备对穿刺杆进行固定的功能,在操作时如果穿刺杆没有稳定的固定在透明导管的内腔,穿刺杆会发生移动,情况严重者直接退入透明导管的内腔,使透明导管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造成患者疼痛,同时现有的腹腔镜穿刺器放置器具不具备消毒的功能,需要在使用前利用特定的消毒工具再次进行消毒,浪费手术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包括预处理保护壳,所述预处理保护壳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防护盖,所述预处理保护壳的前侧设置有透明观察镜,所述预处理保护壳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套筒,所述消毒套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酒精消毒棉,所述螺纹防护盖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橡胶块,所述预处理保护壳的内腔设置有穿刺器本体。
为了使腹腔镜穿刺器在使用前可以达到被封闭保护的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优选的,所述穿刺器本体包括穿刺杆握柄、穿刺杆、防滑握柄、透明导管,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穿刺杆握柄的右侧与穿刺杆固定连接,所述穿刺杆的右侧贯穿并延伸至透明导管的右侧,所述防滑握柄的右侧与透明导管连通。
为了使腹腔镜穿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定位和稳定手术的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器的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板、轴承、螺纹杆、螺纹孔和手持调节转块,所述定位环板套设在透明导管的表面,所述定位环板左侧的顶部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左侧与手持调节转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喷漆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氮气冷却高热负载试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