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7256.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龙金;胡健;张雪姣;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13/40;D21F11/04;D21H17/68;D21H2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短切纤维、玻璃棉、粘结纤维进行疏解,分别得到两种悬浮液,通过斜网多层成型工艺,得到具有两层玻纤纸,然后一起进行压榨、干燥制得复合玻纤纸,通过优化纤维原料的配比和纤维尺寸,来提高玻纤纸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将玻纤纸浸渍于二氧化硅气凝胶溶液,通过调控二氧化硅气凝胶溶液的浓度,来控制玻纤纸纤维之间的空隙结构,制得具有多层结构的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防止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泄漏,从而保证隔热性能,并且制备过程没有使用其他添加剂,在高温下使用不会产生有毒气体或者可燃气体,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隔热材料又称为绝热材料,主要用于阻滞热流传递、防止设备及管道热量散失、降低建筑能耗等,属于功能材料,一般要求材料的热导率小于0.23W/(m·K)。隔热材料按照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隔热材料和无机隔热材料。有机隔热材料主要有泡沫橡胶、聚氨酯泡沫及泡沫塑料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用在冰箱、油罐的隔热层及建筑外墙保温芯等。但有机隔热材料也有其局限性,它们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一旦起火容易引起严重的火灾危害。此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会散发有毒物质,影响身体健康。无机隔热材料按其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多孔状、纤维状及粉末状,无机隔热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可以用于高温场所,一般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电力、石油、热电池隔热等领域需要隔热的设备中。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的轻质材料,是目前已知的热导率最低的固体物质,被称为超级绝热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常用的气凝胶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热导率等优异性能,常用于制备隔热材料。但是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机械强度差,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拓宽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应用范围,通常将纤维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制备一类新型复合材料。
中国专利CN201010563640.5公开了一种高强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将长玻璃纤维、针叶木浆作为原料,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粘结剂,制得纤维纸基材,然后浸渍到含有促凝剂的溶胶中,在超临界CO2干燥,最后浸渍到聚乙烯醇水溶液,加热加压干燥后制得复合有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隔热纸基材料,所制备的产品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常温热导率0.06W/m·K)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该方法使用的聚乙烯醇粘结剂是一种致癌物,而且在高温下使用会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降低了该隔热纸高温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隔热性能不够好,制备方法较为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热材料,使其同时具有力学性能好、热导率低的特性,且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并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纸基隔热材料不能同时具备力学性能好、热导率低以及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制备步骤简便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制得两层玻纤纸,作为纸基材料,进一步改进纸基材料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复合工艺,制得力学性能好,热导率低,隔热性能好,可高温使用的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同时简化了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纸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质量比为1:(3~9)的短切纤维和玻璃棉进行疏解,得到第一悬浮液,将质量比为1:(0~0.5):(0~0.3)的短切玻纤、玻璃棉和粘结纤维进行疏解得到第二悬浮液;然后将第一悬浮液和第二悬浮液通过斜网多层成型工艺制得两层玻纤纸,分别为第一玻纤纸和第二玻纤纸,其中,所述第一玻纤纸和第二玻纤纸中的短切纤维的长度为3~12mm;第一玻纤纸和第二玻纤纸的厚度比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遮雨的智能晒鞋鞋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维度分解的候选区域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