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月龄湖羊体重的测量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101.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丽;张福宏;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1G1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月龄 湖羊 体重 测量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畜牧信息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六月龄湖羊体重的测量方法及模型和预测方法。根据湖羊样本出生时的同胞数进行分组,获取湖羊样本断奶体重数据,待湖羊样本生长到六月,获取六月龄湖羊样本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按照同胞数分组结果,分别根据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及断奶体重的对应关系,建立几组体重测量模型;获取待测湖羊出生时的同胞数,断奶时的体重数据;获取待测六月龄湖羊的体尺数据,根据待测湖羊出生时的同胞数确定适合的体重测量模型,代入待测六月龄湖羊的体尺及断奶体重数据,既得。解决现有技术中六月龄湖羊捆绑四蹄称重法或悬挂称重法操作难度高,操作时间长,称重误差大,容易对湖羊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畜牧信息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六月龄湖羊体重的测量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具有早熟、四季发情、多羔、泌乳性能好、耐高温高湿和粗饲等优良性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攀升,对羊肉肉质要求不断提高,具备高品质且易繁殖特点的湖羊得到消费者和养殖业的一致喜爱。因此,湖羊规模化养殖场在我国各地纷纷出现。
从湖羊早期各生长阶段的背最长肌组织学性状变化及肌肉脂肪沉积规律,以及养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来讲,湖羊最适的屠宰时间以6月龄为宜。为了选育出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高的湖羊良种,需要开展湖羊的本品种选育,选择具备优良特性的湖羊组建核心群。目前育种场内一般采取测定初生、断奶、6月龄等体重体尺等生产性能测定指标,选育出饲料转化率高、产肉性能高的湖羊作为核心群后备羊。因此,6月龄产肉性能是开展湖羊选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现有技术中开展湖羊核心群选育时,往往采取测定6月龄的体重体尺或采用超声波测定、背膘仪测定眼肌面积,甚至是直接抽样屠宰的方式来获取6 月龄的产肉性能。由于体重体尺与6月龄的产肉性间能没有建立必然的联系,在选育时往往通过测定初生重、断奶及6月龄体重体尺等指标进行盲目的选择,而体尺又包括体高、体长、胸围、胸深等,且体重与各体尺间的关联性不清楚,这就给后备羊的选择带来极大的盲目性。为了减少盲目性的发生,通常采取对羊只进行屠宰后称重、测量眼肌面积的方式进行产肉性能的测定,虽然这种方式对于产肉性能的选择更加准确,但是屠宰对于优良种羊的选择和保种来说就失去了意义,且对育种工作来说损失巨大。对于超声波或背膘仪测定眼肌面积的方式虽然比体重体尺更加直观,但对人员设备及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于育种工作也带来了极大工作量。如果能在早期能根据生产数据进行6月龄产肉性能的预测,及早剔除选育中不达标的后备羊,对于湖羊育种及肉羊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湖羊6月龄体重的测量,存在诸多弊端,不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种羊的选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六月龄湖羊选育中存在的盲目性、选育耗时长、对技术要求高、甚至牺牲优良种羊的选育方式,对湖羊育种工作造成损失的问题。且现有技术中湖羊6月龄体重的预测仅采用6月龄体重体尺及测定眼肌面积、屠宰的方法,不能满足肉羊选育工作的要求。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六月龄湖羊体重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湖羊样本出生时的同胞数,对湖羊样本进行分组;
获取湖羊样本断奶体重;
待湖羊样本生长到六月,获取六月龄湖羊样本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建立六月龄体重测量模型;
获取待测湖羊出生时的同胞数,断奶时的体重数据;
获取待测六月龄湖羊的体长、体高、胸围数据,根据待测湖羊出生时的同胞数确定适合的体重测量模型,代入待测六月龄湖羊的体长、体高、胸围、断奶体重数据,得到待测六月龄湖羊体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