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黄醇水分散溶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1117.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祝文莉;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至明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4 | 分类号: | A61K8/34;A61K8/64;A61K8/04;A61Q19/00;A61Q19/08;A61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黄醇 水分 溶液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由视黄醇、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和水组成。本申请还提供了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的过程中,视黄醇附着在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表面,从而带入到水溶液体系中;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特殊的稳定性和在水相中的分散性使视黄醇在水溶体系稳定存在,而不会沉淀或者聚集,视黄醇的浓度可达到5%以上,加载后的视黄醇活性保持良好,易于细胞和组织吸收,可为化妆品、药物等不同领域提供合适的母液,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和医学美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黄醇水分散溶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视黄醇具有调节细胞行为、抗皱、抗氧化以及促进毛囊再生等多种生物学性能,是化妆品和医疗美容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功能性成分。然而,视黄醇不溶于水,而是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极大限制了其在化妆品和医学领域的有效应用。
为了改善视黄醇的实际应用效果,目前国际上浓度最高的视黄醇主要通过吐温提纯,获得浓度在50%左右的原液,但其无法在水相中分散,限制其应用。另外,已有多种化学改性的方法对视黄醇进行修饰,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但同样带来视黄醇活性的极大损失。目前,化妆品和医疗美容中还通过利用乳液包覆的方法获得视黄醇的包覆体,实现其在水中的分散,其浓度可高达10%以上,但其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视黄醇包覆在包裹体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生物学作用。因此,开发新的简单有效的方式实现视黄醇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分散,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具有特殊的亲疏水性。近年来,利用丝蛋白纳米纤维的特性,本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活性成分水相转移技术,通过丝蛋白纳米纤维同不同活性物质的良好相互作用,将其从活性物质的良溶剂附着在丝蛋白纳米纤维表面,再利用丝蛋白纤维的水分散性实现活性物质的水相分散。然而,上述技术主要通过离心方式实现活性成分良溶剂同水的分离,导致较多有机溶剂残留在离心后的丝蛋白-活性成分复合体系,而多次清洗又会导致大量活性成分损失以及活性成分浓度的下降,因此需要对此技术进行新的改进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视黄醇水分散溶液,本申请提供的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稳定性好,浓度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由视黄醇、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和水组成。
优选的,在所述视黄醇水分散溶液中,所述视黄醇的浓度≥5wt%。
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的视黄醇水分散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凝胶搅拌后与视黄醇有机溶剂原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于水中进行透析,得到视黄醇水分散溶液。
优选的,所述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凝胶中的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的结晶度>40%,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00nm~3μm。
优选的,所述视黄醇有机溶剂原液与所述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凝胶的体积比为1:10~8:1,所述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凝胶的浓度为0.3~5wt%,所述视黄醇有机溶剂原液的浓度为2~55wt%,所述视黄醇有机溶剂原液的有机溶剂为吐温、甲醇或乙醇。
优选的,所述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凝胶搅拌的转速为20~1000rpm,时间为10min~48h;与所述视黄醇有机溶液原液混合的搅拌转速为20~1000rpm,时间为10min~48h。
优选的,所述透析的装置为半透膜装置,截留分子量大于500。
优选的,所述透析的温度为0~60℃,时间不低于10min。
优选的,所述水为去离子水、纯化水或PBS溶液。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视黄醇水分散溶液或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视黄醇水分散溶液以及辅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至明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至明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