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1200.3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封阳春;薛瑛;马世凯;范友岗;徐斌;李海兵;缪小兵;马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力泰铁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9/00 | 分类号: | B25B19/00;B25B2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扳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属于冲击扳手技术领域。所述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包括电池、中控和电机,所述中控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驱动电连接;所述中控上设置有若干个中控按键;所述中控上还设置启动开关、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通过中控设定扭矩值,从而监测并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对螺母或者螺栓在规定的扭矩内锁定,解决工人因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扳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规模不断扩大,铁路线路建设项目不断在全国各个区域大范围展开,对于铁路轨道的养护整修工作量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铁路养护工作通常以内燃螺栓扳手为主对铁路进行整修。就目前的趋势而言,铁路列车通过频次逐渐加大,养护作业的可操作时间越来越短,均有定时定量完成作业的要求。为了避免干扰正常的铁路线路运营,铁路养护作业对于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内燃螺栓扳手不具备控制系统,在旋拧轨道螺栓或螺母时,全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导致铁路养护作业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内燃螺栓扳手的不具备控制系统,在旋拧轨道螺栓或螺母时,全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导致铁路养护作业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电池电源开关,通电初始化,按下启动开关;
步骤二:检测设定扭矩值;
步骤三:正反转检测,当中控检测到正反转开关同时开启,电机停机;
步骤四:当中控检测到反转开关开启,电机反向旋转,通过传动冲击组件带动套筒冲击旋转,持续松螺母;所述反转开关关闭,电机停机;
步骤五:当中控检测到正转开关开启,中控中的电流模块进行电流采集;
步骤六:电流采集后进行电流判断,当电流小于20A,持续工作;
步骤七:当电流大于20A时,进行工作时间判断,计算电机正转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扭矩要求的时间;
步骤八:如果大于规定要求的时间,电机停止旋转,此时输出的合计扭矩为设定扭矩;
步骤九:如果时间小于规定要求的时间,则电机持续正转;
步骤十:当中控检测到正转开关关闭,电机停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控制系统的定扭冲击扳手,包括电池、中控和电机;所述中控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驱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控上设置有若干个中控按键。
可选的,所述中控上还设置启动开关、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包括电池、中控和电机,所述中控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驱动电连接;所述中控上设置有若干个中控按键;所述中控上还设置启动开关、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通过中控设定扭矩值,从而监测并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对螺母或者螺栓在规定的扭矩内锁定,解决工人因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扭冲击扳手中控程序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扭冲击扳手中控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定扭冲击扳手及控制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力泰铁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力泰铁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U立方星质量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编辑操作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