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下的窄带多径信号超分辨率时延估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274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天爽;刘浩;李景春;李蓉;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64 | 分类号: | H04B17/364;G06F17/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噪声 环境 窄带 信号 分辨率 估计 方法 | ||
1.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下的窄带多径信号超分辨率时延估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多径信号的超分辨率时延估计的信号模型
理想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假设空间中Q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为源信号延迟、衰减后的信号以及加性噪声的组合;第q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rq表示成:
rq=λqs(n-t-fq(τ))+wq(n),q=0,1,2…,Q-1 (1)
式中,λq是传播造成的衰减系数,s(n)是源信号,t是源信号到某个参考接收机处的绝对时间延迟,fq(τ)=kτ是线性排列的参考接收机与其他接收机之间的相对延迟,wq(n)为与源信号和其他接收机处噪声均不相关的脉冲噪声;
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多径现象,每个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为不同路径时延信号的叠加;在这种情况下,第q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表示成:
式中,d为多径信号的数目,λqi是第i径信号到达第q个接收机的衰减系数,τqi为到达第q个接收机的第i径信号相对于参考接收机的相对时延;
对于单天线信号模型来说,上述信号模型简化为:
式中,r(n)为接收信号,n为拍数,Nr为接收信号的长度,λi是第i径信号传播造成的衰减系数,τi为天线接收到的第i径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相对时延,w(n)为与源信号和其他接收机处噪声均不相关的脉冲噪声;
第二步,计算r(n)和s(n)的基于指数核函数的相关R(τ):
式中,E(·)为求均值,(·)*为求共轭的操作,k为进行傅里叶变换时引入的变量,τ为求相关函数时引入时移变量,j为虚数单位,π为圆周率,β(k)为β(n)的傅里叶变换,σ为核函数的核长,KA=Nr+Ns-1,Ns为源信号长度,M(k),S(k)分别为m(n),s(n)的傅里叶变换,ζ为求卷积时引入的变量,W(k)为w(n)的傅里叶变换;
第三步,利用基于指数核函数的相关推导伪信号模型:
从式(4)可以提取出伪信号模型,其表达式为:
比较式(4)与式(5)可知R(τ)包络的平方值可看作y(k)的功率谱:
|R(τ)|2=|DFT[y(k)]|2 (6)
第四步,利用MUSIC算法进行时延估计
4.1)计算伪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
4.2)对进行特征值分解;
4.3)将信号特征值与噪声特征值分别张成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
4.4)谱峰搜索,获取时延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27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