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9101.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侯光雷;陈子琦;刘兆礼;赵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 植被 指数 生态系统 属性 组分 组成 结构 描述 方法 | ||
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它涉及一种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描述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两期组分频率分布数据获取;二、组分频率分布数据差值计算;三、属性组分组成结构变化显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变化描述方法,它通过两个时刻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频率分布数据之间的差值计算,以获取生态系统各属性组分的数量变化,以便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本发明属于生态系统属性结构描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通过构建遥感植被指数组分的频率分布图,以描述某一时刻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的静态状况。然而,由于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变化,目前,缺少一套针对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变化的描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描述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
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两期组分频率分布数据获取:
根据两期生态系统属性植被指数或生态参量的栅格数据,获取两幅生态系统属性栅格数据中网格取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属性分组的个数及其宽度;
由属性分组方案,将两期生态系统属性栅格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属性组分频率分布数据;
二、组分频率分布数据差值计算:
对两期的属性组分频率分布数据,计算每个属性分组对应的组分频数进行差值,采用后期频数减前期频数的方式,获得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的频率差值分布数据;
三、属性组分组成结构变化显示:
以属性分组中间值为横轴,以频数差值为纵轴,形成生态系统属性组分频率差值分布图;采用样条插值方式,对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的频率差值分布曲线进行平滑。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变化描述方法,它通过两个时刻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频率分布数据之间的差值计算,以获取生态系统各属性组分的数量变化,以便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
附图说明
图1表征的是实验一中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栅格数据图;
图2表征的是实验一中2011年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栅格数据图;
图3表征的是实验一中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频率差值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基于遥感植被指数的生态系统属性组分组成结构描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两期组分频率分布数据获取:
根据两期生态系统属性植被指数或生态参量的栅格数据,获取两幅生态系统属性栅格数据中网格取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属性分组的个数及其宽度;
由属性分组方案,将两期生态系统属性栅格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属性组分频率分布数据;
二、组分频率分布数据差值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