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0260.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龚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获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3114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橡胶 表面 清洗 装置 | ||
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壁上固连有支架,所述壳体内设有对橡胶胎内表面进行清洗的清理机构,所述壳体内位于清理机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输送机构在实现自动送料的同时,利用导向机构对竖直进入箱体的橡胶胎缓冲减震,并改变橡胶胎放置方向,通过夹紧机构对橡胶胎夹紧后,利用清理机构对内壁进行有效清理,同时对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泥污进行统一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流业高速发展,我国的私家车和货车的数量逐年提高。车辆数量的增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汽车轮胎的消耗和磨损也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轮胎橡胶的回收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回收前对橡胶胎内外表表面的清洗工作也成了轮胎回收前不可缺少的一步重要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平稳进料并对汽车橡胶胎内表面进行有效清理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壁上固连有支架,所述壳体内设有对橡胶胎内表面进行清洗的清理机构,所述壳体内位于清理机构下方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壳体内位于夹紧机构的左侧设有导向机构,所述支架内设有向壳体内输送橡胶胎的输料机构。
将欲清理的橡胶胎有序的放置在输料机构上,通过输料机构实现橡胶胎间歇性的输送至壳体内,进入到壳体内的橡胶胎首先与导向机构接触,通过导向机构的缓冲、泄力和调整,使竖直方向进入到壳体内的橡胶胎,转为水平方向滑动至夹紧机构处,通过夹紧机构对橡胶胎进行夹紧,待橡胶胎安置好后,利用清理机构对橡胶胎的内表面进行有效清理。
上述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架下端壁内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面固连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所述支架的左侧内壁间固连有两个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支架的下端壁位于所述壳体开口处的部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隔板a,所述第一隔板a与所述支架间固连有第一扭簧a,位于所述壳体的左端壁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隔板b,第一隔板a与第二隔板b相配合以打开所述开口或者关闭所述开口,该左端壁位于壳体上端开口的右侧,所述隔板b与所述壳体的端壁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扭簧b,所述壳体的左端壁上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定位板下端面固连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下端固连有推料板。
将橡胶胎有序的放置在支架上端,橡胶胎与挤压板接触,随着支架上橡胶胎数量的增加,橡胶胎通过挤压板挤压两个第一压缩弹簧向支架的左侧内壁滑动,将两个第一压缩弹簧压缩蓄力,同时橡胶胎通过挤压板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道内向左滑动。
初始状态下,两个隔板为水平接触状态,当橡胶胎处于壳体的开口处,即两个隔板上端时,第一液压缸控制活塞杆推动推料板向下移动,挤压橡胶胎,橡胶胎推动隔板发生相对转动,使第一扭簧蓄力,使两个隔板开口逐渐增大,隔板对橡胶胎的阻碍逐渐降低,橡胶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两个隔板开口处下落,当橡胶胎脱离与两个隔板接触后,两个第一扭簧复位带动两个隔板恢复至初始状态,推料板通过第一液压缸控制上移,同时被压缩的两个第一压缩弹簧复位推动挤压板向右滑动,挤压板推动右端的橡胶胎向隔板方向靠近,实现自动输料。
上述一种汽车橡胶胎内表面清洗装置,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左侧内壁的第一斜板,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固连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下侧内端面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二斜板间设有导向组件。橡胶胎下落过程中经导向组件的调整,沿第一斜板内端面和第二斜板的上端面再次向夹紧机构处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获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获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