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145.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琪;张坚;尹伟;王贞贞;王巧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龙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施工 监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监管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BIM系统:将房建施工原始数据输入至施工监管系统上,根据房建施工原始数据建立BIM系统,基于BIM系统在建筑模拟器上进行模拟施工,所述建筑模拟器包括施工模块、监管模块与控制模块,在施工模块与监管模块中设置模拟参数信息与阀值信息;步骤二.模拟建筑施工:将房建施工原始数据中的尺寸信息比例缩小并根据缩小后的尺寸信息进行模拟施工,施工完成后得到模拟建筑;达到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建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行业也同样被带动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必须要不断提高监视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和监管问题;BIM施工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解决安全监管问题,BIM施工技术的出现极大的帮助了建筑工程的发展。
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9461098A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统一整合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建筑施工要素数据库和BIM系统、建立虚拟建筑施工模块并进行虚拟建筑施工,得到虚拟建筑施工结果、设置阈值、将虚拟建筑施工结果与建筑施工要素数据库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标签在虚拟建筑施工模块内进行对应标注、修正、存储以及形成具有日志形式的可调阅资料。
上述专利具有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有效的避免后续的未施工部分出现错误,提高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警能力的优点,但是其也存在缺陷,如:该方法过程繁冗,无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监管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房建施工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BIM系统:将房建施工原始数据输入至施工监管系统上,根据房建施工原始数据建立BIM系统,基于BIM系统在建筑模拟器上进行模拟施工,所述建筑模拟器包括施工模块、监管模块与控制模块,在施工模块与监管模块中设置模拟参数信息与阀值信息;
步骤二.模拟建筑施工:将房建施工原始数据中的尺寸信息比例缩小并根据缩小后的尺寸信息进行模拟施工,施工完成后得到模拟建筑,所述监管模块对模拟建筑的尺寸信息进行比例缩放后与原始建筑的尺寸信息进行对比,同时控制模块将模拟建筑传输至施工监管系统上进行检测分析;
步骤三.模拟建筑检测:若施工监管系统检测出模拟建筑的尺寸信息在缩放后与房建原始数据的偏差在所设置的阀值内,则通过施工监管系统的检测,同时施工监管系统对模拟建筑作出分析报告,并将模拟建筑信息与分析报告发送至用户终端;
步骤四.模拟建筑审核:用户终端将模拟建筑信息转换为建筑动态图予以展示,用户在仔细观察后对模拟建筑进行外在风险评估与建筑质量评估,并参阅分析报告作出方案改进;
步骤五.模拟建筑整改:用户使用用户终端将对模拟建筑的改进信息传输至施工监管系统,施工监管系统作出分析处理后,对模拟建筑进行规划整改并重新施工,同时对改进模拟建筑信息进行实时保存,模拟施工完成后再次进行步骤三与步骤四,直至模拟建筑达到用户验收要求并生成模拟验收报告。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建立BIM系统中施工监管系统与建筑模拟器通过局域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施工原始信息包括建筑三维尺寸、通风系统、排水系统、门窗尺寸、材料信息与色彩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龙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龙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风沙环境下新型双层风屏障
-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及测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