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793.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萍;杨俊萍;韩晓红;张健;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庆萍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0;A01C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护 树木 输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筒,输液筒的一侧装设有框架,框架内设有蓄液罐,输液筒的一侧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装设有蓄液罐,蓄液罐内装设有流量传感器,蓄液罐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套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下端口处装设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的输出端上装设有出液管,框架的一侧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流量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间连接有数据线。当需要向树木输液时,养护人员通过打开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使营养液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进入到输液筒内,又通过流量传感器对营养液进行计量,当到达输液量时,可以让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关闭,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量,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护树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对树木的护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为树木进行输液,以补充树木缺少的一些营养元素,因此需要用到输液装置。
现有的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通常在树木养护工程中先对树干打孔,再采用袋装的包装袋盛装营养液,把营养液使用绑带悬挂于树木的枝干上,通过将输液管接入营养袋的接口内并把输液管插入树孔内进行输液,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输液管接入营养液袋的接口后,直接插入树孔进行输液,无法控制营养液输入的量,输入量不足,无法有效缓解树木的病症,过量输入反而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将植物的根系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以解决现有额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输液量不受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筒,所述输液筒的一侧装设有框架,所述输液筒的一侧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装设有蓄液罐,蓄液罐位于框架内,所述蓄液罐内装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蓄液罐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下端口处装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输出端上装设有出液管,所述框架的一侧装设有控制器,所述框架和输液筒上均开设有线孔,所述控制器与流量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间连接有数据线,且数据线贯穿于线孔。
优选的,所述输液筒的一侧上部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处于框架上,所述控制器上装设有声筒,且声筒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间连接有数据线。
优选的,所述输液筒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内套设有出液管,所述输液筒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装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装设有下压块,所述输液筒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套设有输液管。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底部装设有引流块,所述输液筒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将数据线连接控制器与流量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的输入、输出端相互连接,通过流量传感器可以计量出蓄液罐内营养液的量,又通过电磁控制阀,可以控制营养液是否流动,当需要向树木输入定量营养液时,养护人员通过打开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使营养液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进入到输液筒内,又通过流量传感器对营养液进行计量,当到达输液量时,可以让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关闭,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量,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养护树木的输液装置,当蓄液罐内的营养液低于流量传感器内的设定值时,控制器会控制声筒发出警示声,提醒养护人员向蓄液罐内添加营养液,由于盖板可以围绕转轴翻转,方便养护人员打开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庆萍,未经吴庆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