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8085.1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6 | 分类号: | B60S1/56;B60S1/48;B60S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梁锦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表面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其包括储水箱;高压储备罐,高压储备罐的内壁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一水阀;静音气泵;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器;喷水装置;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二水阀。本发明通过设有静音气泵和高压储备罐,利用静音气泵对高压储备罐内的水进行充气增加,以得到喷水装置清洗时需要的高压水,该增压属于在一段时间内的过程增压,所需静音气泵的瞬时功率小、产生噪音小,与现有技术中的高压水泵相比,高压水泵的增压属于瞬时增压,所需高压水泵的瞬时功率大、产生噪音大,所以,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具有降低清洗时噪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清洗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及安全驾驶等级不断的提升,要求各种车身雷达、传感器及摄像头的表面要保持清洁,这样才能更好的自动识别车身外部的状态,因此,衍生出一种用于车身雷达、传感器及摄像头的表面清洗装置。
目前,现有的清洗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一、采用高压水泵抽水清洗,利用车身前行的气流将水分慢慢吹干;二、采用高压水泵抽水清洗,传感器表面带加热线圈进行烘干;三、先采用高压水泵抽水清洗,再由另外一个气泵吹气将表面吹干;该三种方式均包括清洗和干燥两个环节,以现实更好的清洁状态。
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上述三种方式存在共同的弊端:要清洗的时候,均采用独立的高压水泵抽水清洗,水压达到5个大气压左右,噪音在80分贝左右,其存在噪音过大的缺陷,特别是现在新能源静音车辆大幅推广的情况下,噪音过大将会给人带来不好的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清洗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用于降低清洗时的噪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汽车表面清洗装置,其包括储水箱;高压储备罐,所述高压储备罐的内壁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储水箱和高压储备罐,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一水阀;静音气泵;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高压储备罐和静音气泵,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器;喷水装置;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至高压储备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喷水装置,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二水阀。
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至储水箱的底部,另一端连接至高压储备罐的中部。
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喷气装置;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至高压储备罐的顶部,另一端连接至喷气装置,所述第四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一气阀。
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储水箱和喷水装置,所述第五连接管上安装有一第三水阀;所述喷水装置为伸缩式喷水器。
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至储水箱的上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设有静音气泵和高压储备罐,利用静音气泵对高压储备罐内的水进行充气增加,以得到喷水装置清洗时需要的高压水,该增压属于在一段时间内的过程增压,所需静音气泵的瞬时功率小、产生噪音小,与现有技术中的高压水泵相比,高压水泵的增压属于瞬时增压,所需高压水泵的瞬时功率大、产生噪音大,所以,本发明的清洗装置具有降低清洗时噪音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通过设有喷气装置,在对汽车表面完成清洗后,关闭第二水阀,打开第一气阀,使得高压储备罐通过第四连接管与喷气装置形成通路,高压储备罐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第四连接管进入到喷气装置内,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喷气装置打开内部喷气阀,对车身上的雷达、传感器或者摄像头表面进行吹干,防止水留在汽车表面、容积灰尘,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汽车表面的清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海拉(厦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