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8839.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阮在高;黄开龙;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洪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器 脉冲 装置 循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反应器以及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器上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厌氧反应器内的内循环收水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堰、三相分离器、内循环收水装置、活性填料区以及布水区;所述布水区内设有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布水支管连通,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布水区中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活性填料区、内循环收水装置、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到达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端外并与所述脉冲布水装置连通。本发明的用于厌氧反应器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能有效的实现反应器进水布水的均匀性和提高搅拌功能,内循环收水的均匀性,且避免了布水后出口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水解工艺是利用异养型兼性细菌将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有机物,将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的有机物,形成有机酸、醇类、醛类等,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处理工艺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将好氧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可回流至厌氧水解池进行消化,削减生化污泥量,并为反硝化提供碳源,从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目前,在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基本都采用节能、可产生再生能源的厌氧处理工艺,特别是针对富含高有机物的高浓度的废水。因厌氧技术是利用含甲烷菌的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转换为甲烷气体的处理工艺,此工艺运行成本低,无需外加碳源,能产生再生能源(沼气)等优点。而在上述的厌氧处理工艺中,厌氧反应器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反应器中的布水系统和内循环的设置十分重要。但在现有的布水系统和内循环系统中,普遍存在配水均匀性差,布水后出口易堵塞,内循环水只能循环到局部区域的废水,且管理不方便维修频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装置布水后容易出现出口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能有效的实现反应器进水布水的均匀性和提高搅拌功能,内循环收水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反应器以及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器上的脉冲布水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堰、三相分离器、内循环收水装置、活性填料区以及布水区;所述布水区内设有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布水支管连通,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布水区中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活性填料区、内循环收水装置、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到达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端外并与所述脉冲布水装置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布水装置通过支腿支撑在所述厌氧反应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布水装置包括脉冲水罐和安装在所述脉冲水罐内的脉冲水管,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布水区中向上延伸依次穿过活性填料区、内循环收水装置、三相分离器、溢流堰到达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端外并与所述脉冲水管之间通过法兰连通;所述脉冲水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孔,所述脉冲水罐的侧部还设有放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为两层,其中每一层均通过第一支架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布水装置和内循环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收水装置包括收水罐和收水管,所述收水罐固定在所述布水主管的位置上,所述收水管平均分布在所述收水罐的四周,并通过第二支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