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软件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8020.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伶;张新颜;刘保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21/3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软件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软件保护系统,包括:软件监控模块、软件分类模块、软件加密模块、用户信息采集模块及软件综合管控模块;软件监控模块用于检测计算机中各个软件的软件类别、下载时间以及使用频率,软件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软件的软件类别、下载时间以及使用频率为各个软件进行分类处理,并将分类结果分送至软件综合管控模块,软件加密模块用于从软件综合管控模块中调取分类结果为软件进行分类加密,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登陆信息和指纹信息并发送至软件综合管控模块,软件综合管控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登陆信息和指纹信息确认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权限,并对使用权限范围内的软件进行解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中会安装各类软件以供用户使用,如学习软件、娱乐软件、办公软件等等。而随着软件的智能化,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记录或留存用户的使用数据,一些数据甚至涉及用户隐私,如何保证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成为问题。而目前针对软件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并不成熟,大部分的软件都是开放性的使用方式,即无论哪个用户登录计算机直接访问使用软件,安全性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系统,可大大提升计算机中软件的使用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系统,包括:软件监控模块、软件分类模块、软件加密模块、用户信息采集模块及软件综合管控模块;其中,所述软件监控模块连接至所述软件分类模块,所述述软件监控模块、所述软件分类模块、所述软件加密模块、所述用户信息采集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软件综合管理模块,所述软件监控模块用于检测计算机中各个软件的软件类别、下载时间以及使用频率,所述软件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软件的软件类别、下载时间以及使用频率为所述各个软件进行分类处理,并将分类结果分送至软件综合管控模块,所述软件加密模块用于从所述软件综合管控模块中调取分类结果为软件进行分类加密,所述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登陆信息和指纹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软件综合管控模块,所述软件综合管控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登陆信息和指纹信息确认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权限,并对使用权限范围内的软件进行解密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计算机的开机按键上表面设置有指纹采集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用于在用户按压所述开机按键时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软件综合管理模块包括存储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使用权限与加密软件之间关联关系,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关联关系调取软件进行解密。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软件综合管控模块,所述软件综合管理模块基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指定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解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指定终端。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软件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用户是否访问非使用权限的软件,并确认用户访问非使用权限的软件时,上报所述软件综合管控模块,以供所述软件综合管理模块进行告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