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楼宇亮化智慧控制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4584.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汤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 | 分类号: | H05B47/11;H05B47/155;H05B47/20;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楼宇 智慧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楼宇亮化智慧控制管理系统,包括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亮化参数数据库和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所述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楼宇亮化的启停时间进行控制管理,所述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楼宇亮化灯具的脱落隐患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脱落系数,本发明通过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对楼宇亮化的开启/停止时间进行智能控制,并通过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对各亮化灯具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同时获取各亮化灯具的种类和自重,进而统计各亮化灯具的脱落系数,实现了对楼宇亮化灯具启停和安全的智慧管理,克服了传统楼宇亮化管理的弊端,智能化水平高,满足了现代楼宇亮化管理的智能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楼宇亮化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楼宇亮化智慧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人民夜生活的不断多姿多彩,城市亮化工程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发展状况的代名词,而楼宇亮化,作为城市亮化工程的一部分,其不仅美化了城市的夜空,也提升了自身的形象,但是楼宇亮化工具主要是亮化灯具,需要对亮化灯具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楼宇亮化的目的。
传统的楼宇亮化管理一般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管理人员需要到各个楼宇现场对亮化灯具进行上电,并且需要人工巡检亮化灯具运行状况,这种管理方法具有以下弊端:
1.对于人工上电,管理者无法根据实际的楼宇亮化需求进行及时地启停亮化,效率低易导致浪费电能,进而增加楼宇亮化运营成本;
2.对于人工巡检,管理者通过巡检只能巡检到有故障的灯具,对于未检测到故障的灯具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会存在脱落的危险,这种灯具脱落危险性人工巡检难以巡检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管理成本低、效率高且能够检测亮化灯具的脱落危险的基于大数据的楼宇亮化智慧控制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楼宇亮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楼宇亮化智慧控制管理系统,包括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亮化参数数据库和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所述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楼宇亮化的启停时间进行控制管理,所述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楼宇亮化灯具的脱落隐患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脱落系数;
所述亮化启停控制管理子系统包括光照感应模块、光照分析模块和亮化启停控制终端;
所述光照感应模块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用于对楼宇外墙壁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光照强度传输至光照分析模块;
所述光照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楼宇外墙壁的光照强度与预设的楼宇亮化开启时对应的光照强度进行对比,并发送启动或停止亮化控制指令至亮化启停控制终端;
所述亮化启停控制终端用于接收光照分析模块发送的楼宇亮化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亮化参数数据库用于存储楼宇亮化开启时对应的光照强度,存储亮化灯具脱落时对应环境的最小风速、最小温度、最小湿度和最小光照强度,存储预设的亮化灯具危险脱落系数,存储各灯具种类对应的灯具种类影响系数,存储灯具各自重范围对应的灯具自重影响系数,存储灯具脱落对应的环境中风速、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对应的比例系数,并存储灯具各脱落危险等级对应的危险脱落系数对比值;
所述亮化安全管理子系统包括灯具标记模块、灯具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环境参数初步处理模块、灯具脱落系数分析模块、显示终端和楼宇亮化管理中心;
所述灯具标记模块用于对该楼宇的所有亮化灯具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亮化灯具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