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930.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果绿园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化肥 增效剂 | ||
1.一种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植物秸秆粉以及琼脂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发酵菌剂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于65-70℃环境下恒温发酵30-35h;发酵结束后进行升温,于86-90℃下进行二次恒温发酵,发酵时间为25-30h;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物,对发酵物进行离心、干燥、冷却至室温,得到发酵产物;
步骤二,将硅藻、甘蔗渣、桃核分别进行清洗,洗净表面杂质,后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硅藻、甘蔗渣、桃核分别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得到的粉末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置于炭化装置中进行炭化,得到初步炭化物;
步骤三,将初步炭化物与活性剂进行混合得到炭化活性物质,将炭化活性物质置于微波装置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分段炭化;分段炭化结束后取出炭化产物,对炭化产物进行充分干燥,得到复合生物质炭;
步骤四,取有机基聚硅氧烷乳液,将其置于超声分散器中进行超声分散,超声结束得到均匀分散的有机基聚硅氧烷乳液;在均匀分散的有机基聚硅氧烷乳液中加入腐植酸,进行充分搅拌,直至腐植酸与乳液完全融合;向腐植酸与乳液的混合物中加入普鲁兰多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步骤五,将混合物A置于调温磁力搅拌加热锅中,设定加热温度为80-90℃,加热时间为6-10min,加热中搅拌转速为20-25r/min,加热结束后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步骤六,向混合物B中加入对氯间二甲基苯酚、黄腐酸钾、氟胞嘧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C;在混合物C加入复合生物质炭,置于超声分散器中进行超声分散,超声频率为50-60kHz,超声时间为20-23min,超声结束后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即混合物C;将混合物C升温至70℃,进行4h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D;
步骤七,将混合物D与复合生物质炭混合均匀,并于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1-2h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与发酵产物混合均匀,得发酵混合物;在发酵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85℃,并加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恒温反应2-4h,得混合物E;在混合物E中加入微量元素添加剂,得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植物秸秆粉为玉米秸秆粉、小麦秸秆粉、稻草粉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发酵菌剂为巨大芽孢菌素、解淀粉芽孢菌、固氮菌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对发酵物进行离心,包括:离心转速为2000-3000r/min,离心时间为1-2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置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0-30℃,干燥时间为10-1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将混合粉末置于炭化装置中进行炭化,包括:在大气条件下以50-60℃/min的速度升温至420-560℃并进行20-25min保温,得到初步炭化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分段炭化,包括:将炭化活性物质于300-380℃下炭化3-5h,然后于700-800℃下炭化3-4h,最后于850-980℃下炭化7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进行超声分散,超声频率为35-40kHz,超声时间为10-12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化肥增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硫酸锌、硫酸亚铁、钼酸铵、硼砂、二氧化硅、五水合硫酸铜、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果绿园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果绿园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9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