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腔用铜或铜合金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874.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大辅;西村昌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9/06;C22F1/08;F28D15/02;F28F21/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腔用铜 铜合金 | ||
一种蒸汽腔用铜或铜合金条,其特征在于,表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1.5μm以下,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5μm以下,残余应力为50MPa以下。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780020234.4,申请日:2017.3.23,发明名称:“蒸汽腔用铜或铜合金条”的申请(PCT/JP2017/01168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用于制造蒸汽腔(平板状热管)的框体的原材所使用的铜或铜合金条。
背景技术
台式PC、笔记本型PC、平板终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话等所搭载的CPU的工作速度的高速化和高密度化急速进展,来自这些CPU的单位面积的放热量进一步增大。若CPU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的高温,则成为误操作、热失控等的原因,因此从CPU等的半导体装置有效散热成为切实的问题。
作为吸收半导体装置的热,使之发散到大气中的散热零件,可使用热沉。由于对热沉要求高导热性,所以作为原材可使用导热率大的铜、铝等。在台式PC中使用的方法是,将CPU的热传递给设置于热沉的散热片等,以设置于台式PC框体内的小型风扇排热的方法。
但是,在没有设置风扇的空间的笔记本型PC、平板终端等之中,作为在有限的面积内拥有更高热输送能力的散热零件,能够使用蒸汽腔(平板状热管)。热管通过循环地进行封入内部的制冷剂的蒸发(从CPU吸热)和冷凝(放出吸收的热),相比热沉而发挥着更高的散热特性。另外提出,通过使热管与热沉和风扇这样的散热零件加以组合,从而解决半导体装置的放热问题。
蒸汽腔使管状热管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4)。作为蒸汽腔,为了有效率地进行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与管状热管同样,提出对内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化加工、开槽加工或由粉末烧结形成微细孔等。另外,作为蒸汽腔,提出由外部构件(框体),和收容固定在外部构件的内部的内部构件构成。为了促进制冷剂的冷凝、蒸发和输送,内部构件在外部构件的内部被配置一个或多个,被加工成多种形状的翅片、突起、孔洞、狭缝等。
参照图1A~图1C说明蒸汽腔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1)作为蒸汽腔的原材,一般使用无氧铜、磷脱氧铜等的纯铜系的材料。在由纯铜系材料构成的矩形的板材(上板构件和下板构件)的单面形成多个凹槽、凹凸等的图案。在图1A中,显示形成有图案1(斜线部分)的上板构件2(或下板构件3)
(2)作为形成图案1的手段,利用的是蚀刻加工或用模具进行冲压加工。蚀刻加工时,只使上板构件2或/和下板构件3的单面的蚀刻预定部分露出,以含有氯化铁溶液的蚀刻液使所述蚀刻预定部分的铜溶解,形成既定的图案。冲压加工(stamping)时,在上板构件2或/和下板构件3的单面转印模具的表面性状,形成既定形状的图案。
(3)使上板构件2或/和下板构件3的图案形成面处于内侧,将上板构件2和下板构件3重合(图1B),以此状态接合。该接合由扩散接合或钎焊进行。还有,在上板构件2和下板构件3之间嵌入有喷管(细径管)4,也同时接合该喷管4。
(4)扩散接合时,如图1C所示,在上板构件2与下板构件3之间施加数N的载荷并加压,在真空气氛下加热至800℃以上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30分钟以上。由钎焊进行接合时,在还原性气氛或非氧化性气氛下加热,用银钎料(BAg)、磷铜钎料(BCuP)等进行钎焊。使用银钎料时的加热温度为650℃以上,使用磷铜钎料时的加热温度为750℃以上。
(5)蒸汽腔制造后(接合后),在真空或减压气氛中,通过喷管4向蒸汽腔的内部注入工作流体(水等),密封喷管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86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1574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新能源的驱动限速断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