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油泵的拆装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710.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龙;王强;段玉龙;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油泵 拆装 工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油泵的拆装工具,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盘、转盘和至少两个卡持机构,转盘与底盘同轴设置,并可转动地设于底盘上;且转盘和底盘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导引槽,所有的导引槽沿转盘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导引槽沿转盘的径向延伸;卡持机构的一端设于导引槽内,另一端伸出至导引槽外,并用于夹持油泵;以及,转盘用于旋转,并带动卡持机构在导引槽内移动,以使各卡持机构相互张开或收拢。可实现对卡持机构的伸长和缩短进行同步调整,调节简单,油泵拆装效率高;且使得各卡持机构对油泵卡环施加的力大小基本相等,不会出现拆装油泵时,因为油泵受力不均,导致拆装工具打滑,油泵卡环受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油泵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部空间要求提高,在汽车设计中,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汽车油箱模块,在汽车生产线上使用专用工装机械将油箱本体、油泵、汽油滤清器、碳罐、隔热板、油泵固定卡环、密封圈等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油箱模块后,再供给汽车主机厂的总装线进行总装。
由于每种不同的车型的汽车油箱模块的尺寸大小不一样,当集成于模块中的某个零件需要换装的时候时,没有一种可以换装不同大小的汽车油箱模块的拆装工具,只能使用与该汽车油箱模块的油泵固定卡环相适配的专用的工具将汽车油箱模块拆开,再通过油泵口来更换汽油滤清器,然而这种拆装方式,每种不同的车型都需要一种特制工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泵拆装结构,其包括限位件、卡爪和套管,限位件的表面依次均匀开设有开口槽,限位件的中心部分设套筒,卡爪的端部设有外接螺纹,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内接螺纹,套管通过内接螺纹与设置在卡爪端部的外接螺纹螺接固定,且卡爪的端部外接螺纹穿过设置在限位件上的开口槽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限位件上。该技术方案的汽车燃油泵拆装结构体积较小,可容纳于汽车油泵检修口,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卡爪外轮廓尺寸来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油泵卡环。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不能同时对多个卡爪进行同步调整,保证卡爪尺寸一致性,容易出现拆装油泵时的受力不均问题,导致拆装机构打滑,油泵卡环受损的问题;且每一个卡爪需要螺栓紧固,这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繁琐,操作不便,影响拆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油泵的拆装工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同时对多个卡爪进行同步调整,容易出现拆装油泵时的受力不均问题,导致拆装机构打滑,油泵卡环受损;且每一个卡爪需要螺栓紧固,操作繁琐,影响拆装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油泵的拆装工具,其包括:
底盘;
转盘,其与所述底盘同轴设置,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转盘和所述底盘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导引槽,所有的所述导引槽沿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导引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延伸;
至少两个卡持机构,所述卡持机构的一端设于所述导引槽内,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导引槽外,并用于夹持油泵;以及,
所述转盘用于旋转,并带动所述卡持机构在所述导引槽内移动,以使各所述卡持机构相互张开或收拢。
当需要拆卸油泵时,底盘不动,顺时针旋转转盘,在转盘的旋转作用下,通过导引槽导引所有的卡持机构伸出,各卡持机构之间形成的用于夹持油泵的圆形空间的直径变大;逆时针旋转转盘,在转盘的旋转作用下,通过导引槽导引所有的卡持机构缩回,各卡持机构之间形成的用于夹持油泵的圆形空间的直径变小,从而通过转盘带动所有的卡持机构同步运动,以适用不同直径大小的油泵的卡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实现对卡持机构的伸长和缩短进行同步调整,调节简单,油泵拆装效率高;且使得各卡持机构对油泵卡环施加的力大小基本相等,不会出现拆装油泵时,因为油泵受力不均,导致拆装工具打滑,油泵卡环受损的问题。
一些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