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301.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童金;罗绍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4B2/00;E04B1/61;H02G3/38;H02G3/06;H02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电气 管线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其包括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所述预制墙体与叠合楼板垂直连接,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均预埋设有线管,所述预制墙体与叠合楼板连接处预设有连接槽,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的线管均延伸至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管的连接管件,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上均预设有接线盒。本申请具有提高电气管线安装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日渐增加。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电气系统并没有作为其结构的设计要素之一,因此目前的电气管线系统大都采用传统的开槽布线的方式,因此存在电气管线安装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电气管线安装效率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电气管线系统,包括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所述预制墙体与叠合楼板垂直连接,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均预埋设有线管,所述预制墙体与叠合楼板连接处预设有连接槽,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的线管均延伸至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线管的连接管件,所述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上均预设有接线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线管预埋设在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内,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安装后,直接通过连接管件在连接槽内将位于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内的线管连接,相比通过传统开槽布线的方式,提高了电气管线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件包括连接管、伸缩管以及两个固定环,所述连接管和伸缩管活动套接,所述连接管和伸缩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沿轴线方向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夹持片,两个所述固定环分别与连接管和伸缩管的多个夹持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和伸缩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线管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一端与线管插接,旋转螺纹连接在夹持片上的固定环,使夹持片与线管夹持固定,另一端通过伸缩管插接在另外一个线管上,通过固定环使伸缩管与线管固定连接,从而方便线管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管壁开设有与内部相通的操作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预制墙体和叠合楼板上的线管通过连接管件连接,为了方便线管穿线,通过操作口可以对线管内的电线人工手动操作引导或者借助工具引导。
优选的,所述操作口可拆卸连接有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设置在操作口上的封板,方便操作口的打开和封闭。
优选的,所述操作口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置有与操作口相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有推杆,靠近操作口的所述推杆端部设置有拨块,所述安装腔相对操作口的腔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让位口,所述推杆延伸出让位口,位于安装腔内水平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推杆垂直设置,所述推杆的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限位杆活动穿设于长腰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管内电线在不断穿设过程中,电线自重导致摩擦力越来越大或者预制线管容易在预制过程中或者运输过程中,导致线管内部受损凸起的情况,通过推动推杆上的拨块与连接管的内管壁夹持电线,然后转动推杆,从而推动电线移动,从而提高线管穿线的效率。
优选的,位于推杆下方的所述安装盒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滑移连接有夹杆,所述夹杆与推杆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夹杆端部,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夹杆远离弹簧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管内壁配合夹持电线的夹块,位于安装腔和安装槽之间的所述安装盒内部开设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内转动连接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下端与夹杆上表面铰接,所述推杆下表面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与配合杆上端远离拨块的侧壁抵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山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