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6208.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李瑞清;熊卫红;杨胜保;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植物 富营养化 水体 修复 试验装置 | ||
本专利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试验装置。本发明由一个配水池连接若干个并联且形状大小都相同的试验池,试验池中放置不同种植介质、不同植物或者其组合,水由配水池流入各个试验池。本发明通过模拟出自然状态下的相同水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在同一个试验周期内,比较不同种植介质、不同植物、不同种植介质和植物的组合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功效,从而筛选出合适的植物样本,解决了自然水体中由于各项影响因子的变化,很难区分不同试验样本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真实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进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污水排放,使江河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累积,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溶解氧降低,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活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如何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降低其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主要有工程、化学、生物等措施。工程措施的手段均较为浩大,人力、物力耗费较多。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物质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固定,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治理并没有彻底,营养物质被固定沉淀于水体底部,在适宜的条件下营养元素在微生物或者其他生物的作用下可重新被释放到水体中,从而存在一定的风险。生物措施修复相比较工程、化学方法具有效果好、投资少、操作快等优点。沉水、挺水植物虽在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种类繁多,且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沉水、挺水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有关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研究表明,不同的沉水、挺水植物吸收的能力不同,不同水的流速、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植物组合、不同种植介质,都会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效率。因此筛选同一条件下适合该水域的沉水、挺水植物,运用富营养化修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沉水、挺水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试验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实验室,一种是在实际水体环境,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1、在实验室中,由于不能模拟室外的真实自然环境,无法还原自然状态下真实状态,不同的沉水、挺水植物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差异,一次试验无法获得多组对照试验数据,因此其实验结论不一定准确;2、在实际水体环境中,由于地形和地质情况的千差万别和不可预见的复杂性,很难保证不同样本的试验影响条件完全一致,即使同时在相同的水体环境区域布置不同的试验样本,到底是哪种或哪几种试验样本组合起的作用及作用大小,都不好鉴定,如果每次只在一个水体环境内试验一个样本,不但试验周期太长,不同样本的试验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没有同一个水体环境作为参照物,这样的实验结果就没有可比性,而且,一旦实验失败,不但影响该水体环境治理的时机,甚至会对该水体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试验装置,使其能够模拟在自然环境状态下不同种植介质、不同植物或者其不同组合在同一水质环境中的水体富营养化修复能力的对照试验,尤其是用于沉水、挺水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比较试验,为今后可以大流域中采用什么植物和种植介质的组合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修复提供试验结论支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水池和试验池,水由所述配水池流向所述试验池,所述配水池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试验池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试验池沿水流前进方向并列分布,所述试验池之间相互不连通,所述配水池与所述试验池之间通过配水通道进行连通,所述配水通道中设置有配水流量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水池和所述试验池组成一个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内包括圆心所围成的半圆区域为所述配水池,其余扇环区域为所述试验池,多个所述试验池沿扇环圆弧方向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