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2709.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黎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扬斌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4B1/14;D04B21/00;D02G3/04;D06M11/79;D06M13/00;D06M11/83;D06M11/58;D06M101/06;D06M101/38;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23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保暖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服饰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下列物质制成:珍珠纤维、玉米蛋白纤维、苎麻纤维、椰炭纤维、莫代尔纤维、氨纶纤维、增强剂、抗菌添加剂。本发明面料具有很好的抗菌、保暖性能,且耐久性好、稳定性高,且其制备方法整体工艺简单,各步骤搭配合理,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面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高效抗菌服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抗菌剂的应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军由于穿抗菌军服而大大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大多采用有机抗菌剂生产抗菌纺织品;随着1984年无机抗菌剂开发成功后,抗菌整理得到快速发展,使抗菌剂不仅用于纤维及纺织品,也用于塑料、建筑材料等制品中。目前,日本在抗菌防臭方面研究最为活跃,技术领先,产品已拓展至运动服、地毯、医疗用品等领域。近年来,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服用者免受细菌侵袭。进入21世纪,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由于从生产为主的社会向生活为主的观念转变,开发研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产品,因此抗菌整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衣服除了防寒保暖功效外还具有抵抗紫外线辐射,杀菌除臭,释放负离子和红外线发射等功效。
然而目前抗菌材料添加的成分比较单一,具有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中国专利文献CN103255538A公开一种防紫外抗菌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该现有技术的面料在具有防紫外线的同时透气性得到提高,同时具有抑菌驱蚊的效果。然其在保温、耐久性能等均都不甚理想。中国专利文献CN104328595A公开一种抗菌保暖纺织面料,该现有技术的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但其结构复杂,编织困难,耐久性不佳,容易散线,且抗菌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面料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菌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菌保暖面料。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保暖面料,主要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20~25份珍珠纤维、15~20份玉米蛋白纤维、4~7份苎麻纤维、14~18份椰炭纤维、5~10份莫代尔纤维、3~6份氨纶纤维、2~4份增强剂、0.5~1.5份抗菌添加剂。
优选的,主要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23份珍珠纤维、18份玉米蛋白纤维、6份苎麻纤维、16份椰炭纤维、8份莫代尔纤维、5份氨纶纤维、3份增强剂、1份抗菌添加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对蒙脱土进行清洗处理,然后再进行煅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
2)对步骤1)处理后的蒙脱土进行紫外线辐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蒙脱土浸入到改性液内,同时进行超声处理,1.5~2h后滤出备用;
4)对步骤3)处理后的蒙脱土进行干燥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得增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扬斌,未经黎扬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