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0246.8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峰;殷强;熊利鹏;陈坤;余思策;赵悬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3/28;A01N25/10;A01N25/22;A01N25/04;A01P3/00;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己唑醇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固体稻瘟灵原药液态化,与聚合物单体A混合,形成第一物料;(2)将水与乳化剂混合,形成第二物料;(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混合,剪切,形成第三物料;(4)将第三物料与聚合物单体B混合,升温固化,形成第四物料;即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的稻瘟灵悬浮液;(5)将第四物料与己唑醇原药、助剂混合,砂磨至D90<5μm,得到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所述制备方法以单体聚合而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将液态化的稻瘟灵原药包覆,解决了稻瘟灵原药由于熔点低在制备成悬浮剂后发生奥氏熟化、粒径涨大、热贮结块、膏化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灵(Isoprothiolane)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且对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和白叶枯病也有一定防效,是目前水稻病害防治的重要药剂之一。原粉为淡黄色结晶,具有有机硫臭味,熔点54℃。
己唑醇(Hexaconazole)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等病害具有良好防效。
稻瘟灵和己唑醇复配杀菌剂可弥补单剂使用存在的缺点,并可明显提高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三大病害的防治效果,复配优势明显。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稻瘟灵和己唑醇复配剂主要以传统乳油剂型为主。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乳油剂型产品在我国已逐渐被限制登记应用。
悬浮剂产品虽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但由于稻瘟灵原药的熔点较低(54℃左右),产品在热贮过程中易发生原药熔融而使悬浮率下降、粒径增大、热贮结块膏化等质量不稳定现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以单体聚合而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将液态化的稻瘟灵原药包覆,解决了稻瘟灵原药由于熔点低,在制备成悬浮剂后发生的奥氏熟化、粒径涨大、热贮结块、膏化等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稻瘟灵原药液态化,与聚合物单体A混合,形成第一物料;
(2)将水与乳化剂混合,形成第二物料;
(3)将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混合,剪切,形成第三物料;
(4)将第三物料与聚合物单体B混合,升温固化,形成第四物料;即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的稻瘟灵悬浮液;
(5)将第四物料与己唑醇原药、助剂混合,砂磨至D90<5μm,得到稻瘟灵·己唑醇悬浮剂;
其中,聚合物单体A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聚合物单体B包括多元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