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5110.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蛟;潘玉林;许召健;杨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6 | 分类号: | G01R29/16;G01R29/18;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电机 运行 故障 检测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包括三个电流互感线圈,上述电流互感线圈分别套装在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线上,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三个电流互感线圈的电感和电阻相同,三个电流互感线圈两端分别按星形接法连接成两个中性点,两个中性点之间连接有零导线,该零导线上串接有一电流表。使用过程中,若电流表显示电流为0或基本为0,说明两个中性点之间输出的交流电压为0,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及其感应生成的感生电压平衡或基本平衡,不存缺相问题。本发明成本低、不易损坏,广泛适用于各类煤矿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绞车是用于矿山,借助于钢丝绳牵引以实现其工作目的的设备。它主要棉花由电机、减速箱、卷筒、钢丝绳、手刹、离合等组成。现有矿用绞车电机都是采用三项交流电驱动,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缺相运行,缺相有可能引起下述现象:
1)绞车电机电流表指示高出正常值或为零;
2)绞车电机振动增大,声音异常;
3)绞车电机转速下降;
4)绞车电机所带负荷出力不足
5)绞车电机本体及线圈温度升高。
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可能会引起绞车电机损毁,甚至绞车飞车、出轨等事故。
2018年03月2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07831375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缺相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一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一变频器以及与变频器连接的三相电机,三相电机的每一相上分别连接有一电流互感器。
该发明申请在三相交流电源线分别设置三个电流互感器,通过电流互感器直接检测三相交流电源线感生电流,借以判断三相交流电源是否缺相,原理简单、直接,但是需要三个电流表来显示,成本高,且电流表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检测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源线感生电流是否平衡,来判断电机是否缺相的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煤矿电机用运行缺相故障检测显示装置包括三个电流互感线圈,上述电流互感线圈分别套装在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线上,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其特征在于:三个电流互感线圈的电感和电阻均相同,三个电流互感线圈两端分别按星形接法连接成两个中性点,两个中性点之间连接有零导线,该零导线上串接有一电流表。
使用过程中,若电流表显示电流为0或基本为0,说明两个中性点之间输出的交流电压为0,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平衡或基本平衡,三个电流互感线圈感应生成的感生电压平衡或基本平衡,不存缺相问题。
当出现缺相问题时,上述平衡被打破,两个中性点产生交流电源,并通过电流表显示,提醒人们配用三交流电机运行中出现了缺相故障,及时停机,检查配用三相交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源等设备。
如此设计,只用一个电流表即可,且本发明以三个电流互感线圈感应生成的感生电流是否平衡为判断基准,而不是以感生电流本身为判断标准,电流表受冲击小,不易损坏。
作为优化,三个电流互感线圈的靠近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近端相连成一个中性点,三个电流互感线圈的远离配用三相交流电机的远端相连成另一个中性点。如此设计,结构对称、平衡。
作为优化,所述零导线上还串接有限流电阻。如此设计,有助于保护电流表,特别适合空载、重载电流波动大的矿用绞车电机。
作为优化,所述零导线上还串接有指示灯。如此设计,缺相时,指示灯亮,发出警示光,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