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5114.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30;A61F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荃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髓腔内 套管 具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其中,髓腔内套管包括:管体,管体为由材料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材料丝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假体固定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关节稳定和肢体功能的优点。但由于关节假体自身材料和置换技术的问题,术后也会出现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当出现上述并发症时需要进行翻修。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置换后的假体进行翻修时,因骨溶解、应力遮挡等问题,假体及骨水泥取出时会引起的大范围骨缺损,为假体的再次植入带来不便。例如,股骨侧翻修时需要取出假体及骨水泥,为了实现取出假体及骨水泥,需要进行大转子延长截骨、股骨开窗等辅助操作,这样就会引起大范围骨缺损,导致假体难以固定且固定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髓腔内套管及具有其的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假体固定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髓腔内套管,包括:管体,管体为由材料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筒,材料丝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的内孔内能够容纳假体。
进一步地,材料丝为多根,在管体的横截面上的每根材料丝之间相互不垂直。
进一步地,髓腔内套管还包括:外套,外套由材料丝编织而成并包裹管体的表面,外套的内孔形成用以容纳假体的容纳孔。
进一步地,管体的表面处具有多根材料丝的自由端,各材料丝的自由端均与外套连接。
进一步地,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管体的两端的端面的第一缺口,外套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贯穿外套的两端的端面。
进一步地,外套内孔的直径在3mm至35mm之间,和/或,外套的外侧壁的直径在5mm至40mm之间,和/或,外套的长度在20mm至500mm之间。
进一步地,外套的外侧壁的锥度在1°至15°之间。
进一步地,记忆材料为镍钛材料或钴铬材料。
进一步地,髓腔内套管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假体,包括:假体本体;髓腔内套管,髓腔内套管为上述的髓腔内套管,假体本体的近端插入至髓腔内套管的管体的内孔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管体由记忆材料制成,管体具有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当管体处于收缩状态时,其体积较小,便于放入髓腔内部。当管体处于支撑状态时,其体积增大。翻修时,先将处于收缩状态的管体放入髓腔内部,再使管体的状态变为支撑状态。处于支撑状态的管体能够与髓腔的内壁抵接,并固定在髓腔的内部,再将假体固定在管体内,完成假体固定。上述结构能够加强髓腔的强度,便于假体的固定,也能够提升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髓腔内套管的实施例的装入髓腔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髓腔内套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髓腔内套管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的髓腔内套管的管体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5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