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出机挤出水洗新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排气处理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0643.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思民 |
主分类号: | B01D50/10 | 分类号: | B01D50/10;B01D53/00;B01D53/78;B01D53/4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刘磊娜 |
地址: | 0622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机 挤出 水洗 废料 聚乙烯 聚丙烯 排气 处理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洗使用前新废料食品药品级(FDA)纯聚乙烯、聚丙烯挤出机所产高温气体的处理利用系统。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包括除烟捕尘箱、重力沉降箱、热能回收箱和缓冲箱等,气体依次经上述箱体处理后变成无尘无色、无毒无害的气体,同时气体中热能得到回收利用。本发明的处理系统适用于处理水洗使用前新废料食品药品级(FDA)纯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热熔挤出机产生的蒸汽烟尘气体;也适用于其他品种水洗塑料的热熔挤出机所排气体的前段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挤出机挤出水洗新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排气处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聚乙烯(CH2-CH2)n是热塑性塑料,其无味无臭、无毒无色、半透明,化学性能稳定,高温无毒。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点范围为132~135℃,低密度聚乙烯 (LDPE)熔点较低﹙112℃﹚且范围宽。不同型号在300-380℃开始分解;聚乙烯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燃烧不充分时会生成微量的乙烯单体(CH2)2、CO和H2O。
聚丙烯(C3H6)n是热塑性塑料,无毒无臭、乳白色半透明物质,化学性能稳定,加热到155℃软化,165℃熔融流动。不同型号热分解温度在300-350℃之间,聚丙烯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燃烧不充分时产生微量的CO和C。
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一般经过分切破碎、水洗甩干、热熔造粒等步骤,将废弃塑料加工生成原料后,再制作成产品,是变废为宝的再生工艺。水洗甩干后的塑料仍含有部分水分,部分水分在热熔挤出机的前端挤压滤除,剩余水分则在挤出机的中后部形成高压蒸汽。由于挤出机的筒壁温度高于塑料的熔融温度,间断性粘附滞留在筒壁上的塑料遇热产生微量分解物,分解物与高压蒸汽混合,在筒壁的排湿口或端口排出,经集气罩收集、管道输送至气体处理系统。
现有技术采用的气体净化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水喷淋法、光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技术、催化燃烧法等。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容易吸附蒸汽,使其在短时间内表面吸附饱和而失效,因此,活性炭吸附法并不适用于水洗塑料的高湿度混合气体的前段处理;二、水喷淋法:水喷淋法是利用冷水喷淋高温气体,而喷淋捕捉烟尘后的水一般需经过滤池过滤后再次用于喷淋,因此,滤池中的滤网需始终保持完好通畅,如滤网破损、堵塞,则易造成喷淋头孔堵塞无法喷水、气体泄漏;塑料热熔挤出机运行工序通常只有二至三人,本领域基本属于小微企业,并未安排专职人员监管隐秘的喷淋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三、光催化氧化法:利用设备内部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缺点是湿气及烟尘须经前段预处理,否则湿气烟尘粘附在紫外线灯管上,降低紫外线辐射强度而不能有效工作,造成气体泄漏;四、低温等离子技术:在高峰值电压下,反应器易产生火花放电,火花放电不仅增大电能消耗,而且破坏放电的正常进行,使得处理废气不完全,净化效率低,还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五、催化燃烧法:其对所处理的有机废气有一定要求,即不能含有使催化剂中毒、抑制反应、堵塞或覆盖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物质;此外,催化剂的费用和经常需要更换也制约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机挤出水洗新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排气处理利用系统。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挤出机挤出水洗新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排气处理利用系统,所述处理利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开设有气体入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箱体自上而下分隔成热能回收箱和除烟捕尘箱,
所述热能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散热管,以使气体与热能回收箱中盛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
所述除烟捕尘箱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造纸毛布,用以捕尘、吸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思民,未经魏思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